电话:0839-8622290 蜀ICP备12028058号-1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林业是生态建设主阵地,朝天区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用活438名生态护林员,既有效保护占全区国土面积65.55%的森林生态资源,更夯实了绿色发展本底,为全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排兵布阵“巧”集中 按照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全区“一心三副、六区协同”发展新格局,聘用村民向公益林管护、城乡绿化、核桃基地管护的主城区、中子镇、羊木镇、曾家镇、蒲家乡、沙河镇等10乡镇集中,受聘总人数289人,实现了“集中优势力量,监控全区重点林区”目标。同时,建立“邻乡(镇)15分钟,邻村10分钟,邻组5分钟”互助圈,发生森林火灾、盗采盗伐等情况后,就近乡镇、村、组护林员第一时赶往现场,实现统筹联动、快速集中保障森林生态安全目标。
监督考核 “活”巡护 推行“三公示、三考核、四监督”制度体系,监督护林员整体工作开展。“三公示”即在区行业微信群和乡镇、村公示栏、公告栏、电子屏等公示护林员个人信息及职能职责;“三考核”即村每周、乡(镇)每月、区林业部门每季度对护林员出勤、履职、巡山等日常工作进行考核;“四监督”即区林业部门护林员督查工作小组每季度督查业务所辖乡镇不少余8个;乡镇林业站每月抽查村不少于5个;村每周监督检查护林员日常工作不少余3次。同时,对外公布护林员监督举报热线,鼓励社会监督。对不正常履职或经常性缺岗、空岗,造成重大损失的护林员将予以解聘,目前已解聘27人。
脱贫助收“实”袋子 每季度对护林员在岗、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合格后,每人每季度领取劳务报酬1200元。截至目前,全区累积发放生态护林员劳务补助215万元。结合新建18家脱贫攻坚造林专合社,创建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城市务工需求,安排护林员在25个乡镇节点绿化、1500亩采穗圃、71个核桃园区临时务工3000人次以上,人均增收1100元以上。开展林果、林菌、林药等技术培训2000人次以上,新发展核桃1200余亩、食用菌31万袋(椴),培育林畜养殖户23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