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839-8622290 蜀ICP备12028058号-1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1)健全工作机制。健全区级层面的综合决策、协调落实、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各部门各乡镇的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同时,完善了部门协作配合、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巡查,设立了举报电话,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严厉查处大气污染违法行为。
(2)推进综合治理。强化工业治污。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推行“煤改气”、设置禁燃区、推广天然气等措施,完成广元海螺水泥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硝设施建设并顺利投入运行,综合脱硝率达65%。淘汰燃煤小锅炉28家29家,基本完成全区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开展扬尘整治。对城区建筑工地实施全面规范整治,全面落实封闭围挡、洒水保湿等控尘抑尘措施。开展运输车辆“抛洒滴漏”专项检查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规渣土车抛洒滴漏等违法行为。加大城区道路洒水降尘频次,每日至少洒水3次,每周至少冲洗1次,确保城区道路无扬尘产生。加强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全面清理了城区饮食油烟排放源,对城区96家餐饮店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和运行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全面取消户外烧烤摊。强化焚烧秸秆管控。完善以乡镇为单位、村为基础、村民小组为单元的秸秆禁烧责任体系,全区成立禁烧专项督查组,分片区进行督查,坚决做到“不冒一处烟、不点一把火、不黑一片地”。积极推广秸秆饲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
(3)强化宣传教育。每天通过朝天微博、朝天政府网发布城区空气质量监测及预报信息,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信息。运用村村响、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以及国家关于秸秆禁烧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不想烧、不愿烧、不能烧”的全面禁烧氛围。截至目前,悬挂横幅20余条,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