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形成这些重要成果
2021-06-28  来源:广元新闻网

6月26日,中共广元市委在广元举行解读市委七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汪明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次全会有4个方面特点,形成了4个方面的重要成果。

四个方面的特点

●顺应发展大势、坚持与时俱进,主题意义重大。

●对标中央精神、落实省委部署,主线鲜明突出。

●聚焦重点领域、抓住核心关键,举措务实管用。

●注重集思广益、开门问计问策,决策科学合理。

汪明介绍,这次全会最重要的一项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元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成为指导和推动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特点一:顺应发展大势、坚持与时俱进,主题意义重大。

这次全会是在“十四五”开局起步、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广元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聚焦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把握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与时俱进,落实了党中央和省委推动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主动搭上国家重大区域发展的战略快车,依托创新驱动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新时代广元高质量发展,为四川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作出积极贡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特点二:对标中央精神、落实省委部署,主线鲜明突出。

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主线统领和贯穿《决定》稿全篇,对我市创新发展作出前瞻布局、系统谋划和高效落实,推动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在广元落地生根,充分展现了市委坚定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的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特点三:聚焦重点领域、抓住核心关键,举措务实管用。

全会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坚持小切口、大纵深,把科技赋能实体经济作为主方向,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战场,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主抓手,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研究创新发展,聚焦解决创新主体不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度不深、创新人才不足、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不活等短板弱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突破性的政策举措,为我们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特点四:注重集思广益、开门问计问策,决策科学合理。

市委高度重视创新发展,为高质量开好全会,市委确立了11个重点调研课题,有关市领导围绕重点问题牵头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成果,为起草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起草期间,起草组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全会期间,与会同志踊跃发言、热烈讨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彰显了市委科学严谨、民主决策的优良作风。

四个方面的重要成果

●对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进行了明确

●对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进行了优化

●对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部署

●对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进行了完善

成果一:对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进行了明确

全会提出,经过“十四五”时期努力,我市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体系运行质量和整体效能、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这些目标任务,全会采取定性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对创新发展的核心指标提出了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要求,强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型企业数量、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大家普遍感到,这些目标充分考虑了我市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迫切需要,既自加压力、跳起摸高,又切合实际、务实可行。

成果二:对创新发展的区域布局进行了优化

全会提出,要提升广元在全省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必须立足市情实际,进一步优化创新布局,构建全域协同创新格局。重点是推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示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推动中心城区产教融合、科技金融融合、军民融合,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区;推动县域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创新,争创创新型县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重要支撑。

成果三:对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部署

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其活力动力直接决定了创新发展的整体效能。全会把培育建强各类创新主体摆在重要位置,提出要加强高校的专业学科和科研能力建设,支持各类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创新联合攻关,鼓励企业牵头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承担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建好一个平台,就可以吸引一批人才、落地一批项目、催生一批成果,对创新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全会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牵引性工作,重点聚焦主导产业体系,布局了产业创新平台、功能服务平台、区域合作平台,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创新平台体系。

产业链反映技术创新需求,创新链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二者相互支撑、共生共融。全会就实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强化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支撑作出重点部署。这些政策举措,有利于盘活创新资源,实现创新链条有机重组,进而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全会提出要加强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加强民生社会领域科技创新应用,更好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成果四:对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进行了完善

全会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对集聚人才、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等作出了整体安排,为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人才方面,重点是精准聚集高端创新人才,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建设川陕甘结合部人才高地。机制方面,重点是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环境方面,重点是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力度,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营造支持创新创造的一流生态。

同时,全会还就加强党对创新发展的全面领导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构建“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组织体系,健全突出创新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以过硬举措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版权所有: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广元市朝天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备案号: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8625602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