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 |||||||
(2023年度) | |||||||
资金名称 | 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地方主管部门 | 广元市财政局、广元市林业局 | 资金使用单位 | 广元市朝天区财政局、广元市朝天区林业局 | ||||
资金投入情况 (万元) |
全年预算数(A) | 全年执行数(B) | 预算执行率(B/A) | ||||
年度资金总额: | 3349.95 | 2974.61 | 88.79% | ||||
其中:中央补助 | 3349.95 | 2974.61 | 88.79% | ||||
地方资金 | |||||||
其他资金 | |||||||
资金管理情况 | 情况说明 |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 |||||
分配科学性 | 严格按照转移支付管理制度以及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分配资金。 | 无 | |||||
下达及时性 | 严格按照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转移支付管理制度规定以及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限要求分解下达。 | 无 | |||||
拨付合规性 | 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支付资金,未出现违规将资金从国库转入财政专户或支付到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等问题。 | 无 | |||||
使用规范性 | 严格按照下达预算的科目和项目执行,未出现截留、挤占、挪用或擅自调整等问题。 | 无 | |||||
执行准确性 | 按照上级下达和本级预算安排的金额执行,不存在执行数偏离预算数较多的问题。 | 无 | |||||
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 在细化下达预算时同步下达绩效目标。将有关资金纳入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开展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 | 无 | |||||
支出责任履行情况 | 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有关规定,足额安排资金履行本级支出责任。 | 无 | |||||
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 总体目标 | 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 |||||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推进高质量国土绿化,完成造林,提升林木良种培育能力和林木良种使用率;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除)治。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面积0.2万亩,相关任务经检查验收达到合格标准、资金使用规范,进一步完善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措施,巩固新一轮已有退耕成果,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确保退耕农户利益。 |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推进高质量国土绿化,完成造林,提升林木良种培育能力和林木良种使用率;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除)治。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面积0.2万亩,相关任务经检查验收达到合格标准、资金使用规范,进一步完善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措施,巩固新一轮已有退耕成果,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确保退耕农户利益。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全年实际完成值 | 未完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 |
产出 指标 |
数量 指标 |
非国有林生态保护补偿面积(万亩) | 47.7494 | 47.7494 | |||
其中:国家级公益林(万亩) | 44.9205 | 44.9205 | |||||
已落实管护责任的天然商品林(万亩) | 2.8289 | 2.8289 | |||||
原天保工程区非国有地方公益林管护面积(万亩) | 326192 | 326192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面积(亩) | 2000 | 2000 | |||||
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面积(亩) | 68400 | 68400 | |||||
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面积(亩) | |||||||
造林面积(万亩) | 1 | 0 | 统筹整合用于核桃产业发展及生态修复 | ||||
油茶新造面积(万亩) | |||||||
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 | |||||||
森林质量提升面积(万亩) | |||||||
其中:上一轮政策到期退耕还生态林抚育面积(万亩) | 5.60497 | 5.5358 | 691.7亩水毁,无需兑付 | ||||
森林可持续经营面积(万亩亩) | |||||||
非天然商品林质量提升面积(万亩) | |||||||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 |||||||
松材线虫病防治面积(万亩) | 2.3 | 2.3 | |||||
美国白蛾等其他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万亩次) | 8.28 | 8.28 | |||||
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万亩) | |||||||
林草科技推广项目数量(个) | |||||||
草种繁育面积(万亩) | |||||||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当年任务面积(万亩) | 0.115 | 0.115 | |||||
全国性森林综合监测项目样地数量(个) | |||||||
全国性草原综合监测项目样地数量(个) | |||||||
全国性湿地综合监测项目样地数量(个) | |||||||
全国性荒漠综合监测项目样地数量(个) | |||||||
全国性林草湿荒综合监测项目图斑监测数量(个) | 348 | 348 | |||||
巡护面积(万亩) | |||||||
飞机飞行时长(小时) | |||||||
布防飞机数量(架) | |||||||
质量 指标 |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质量达标率(%) | ||||||
造林面积合格率(%) | ≥90 | 0 | 统筹整合用于核桃产业发展及生态修复 | ||||
森林质量提升合格率(%) | ≥90 | 100 | |||||
非天然商品林质量提升面积合格率(%) | |||||||
油茶新造成活率(%) | |||||||
低产低效林改造油茶存活率(%) | |||||||
油茶良种使用率(%) | |||||||
森林火灾受害率(‰) | |||||||
松材线虫病防控目标任务完成率(同林长制考核细则)(%) | ≥90 | 100 | |||||
非国有林管护责任落实率(%) | ≥90 | 100 | |||||
是否显著提升护林巡护能力 | |||||||
实际完成飞行小时数/计划小时数 | |||||||
布局计划完成率 | |||||||
森林火灾受害率 | |||||||
是否有效降低火情早期处置响应时间 | |||||||
时效 指标 |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当期任务完成率(%) | ||||||
造林当期任务完成率(%) | ≥85 | 0 | 统筹整合用于核桃产业发展及生态修复 | ||||
油茶新造当期任务完成率(%) | |||||||
油茶改造当期任务完成率(%) | |||||||
森林可持续经营当期任务完成率(%) | |||||||
非天然商品林质量提升当期任务完成率(%) | |||||||
非国有林保护补偿当期任务完成率(%) | ≥90 | 100 | |||||
接到处置指令后响应时间(小时) | |||||||
成本 指标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标准(元/亩) | 400 | 400 | ||||
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标准(元/亩) | 100 | 100 | |||||
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标准(元/亩) | |||||||
上一轮政策到期退耕还生态林抚育补助标准(元/亩) | 20 | 20 | |||||
非国有林生态保护补偿标准(元/亩) | 16 | 16 | |||||
地方公益林管护补助标准(元/亩) | 3 | 3 | |||||
效益 指标 |
生态 效益 指标 |
林业草原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成效 | |||||
非国有林管护效果 | |||||||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发挥 | 明显 | 明显 | |||||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发挥生态效益 | |||||||
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发挥 | |||||||
是否明显有利于森林草原资源保护 | |||||||
社会 效益 指标 |
民生状况 | ||||||
油茶营造带动就业人数(人) | |||||||
是否明显提升巡护区森林草原防火巡护能力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森林、草原、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改善可持续影响 | 明显 | 明显 | ||||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 | |||||||
对地区油茶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影响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退耕农户居民满意度(%) | |||||
项目涉及职工和周边群众满意度(%) | ≥85 | 90 | |||||
周边群众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