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东风 杭白菊扎根朝天小山坡
2019-04-26  来源:区委宣传部 羊木镇

丽日当空,春风浩荡,希望满山坡。近日,广元市朝天区特色农业又添一新成员——杭白菊。

杭白菊种植现场

排乱去杂,耕地施肥,铺膜栽种,浇水定根……4月22日,在该区羊木镇新山村,40多个村民撸起袖子,或单打独斗,或三五成组,在技术员悉心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高约半尺的杭白菊幼苗一棵棵植入土中。两侧,尺把高的金银花挺拔着嫩绿的身躯,在春日里蓬勃生长。

“间隔40公分,两株一窝,埋入土后回填好……”天盛德农业公司负责人赵胜彬视苗为宝,一边给务工村民比划,一边讲述着金银花套种杭白菊的故事。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致富、可持续的农业特色项目,把长期闲置、低产出的土地潜力发挥到最大化,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奔康。”赵胜彬说,2018年,随着成广合作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纵深推进,剪不断理还乱的乡土情结,让长期在外地打拼的他决定返乡创业,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最终敲定引进金银花种植项目到朝天。

2018年4月,赵胜彬开始建基地搞试点,带领群众一起种金银花。一年来,建成覆盖10个乡镇的16个金银花种植基地,基地面积达1800亩,带动群众散种1000亩,受益贫困户达300余户。“明年金银花就进入采摘期了,一切顺利的话,每亩可产800斤鲜花,按现行行情,每亩收入可达9000元,其中务工费支出在3000元左右。”

每亩9000元,这不是赵胜彬的目标。金银花行距达1.4米,能否套种其它农作物?通过到杭州反复考察学习,搬来专家实地对气候、水土、交通等生产条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最终,敢想敢干又审慎行事的赵胜彬决定尝试套种食用与药用价值兼具的杭白菊。

“先在羊木、两河、临溪等5个基地试种500亩,预计每亩产3000斤菊花,增加产值6000元,如果试种成功,明年就扩大规模。”谈到未来,赵胜彬信心满满,按照发展蓝图,金银花和杭白菊种植规模将在几年内扩大到上万亩,并在工业园区新建深加工厂,完善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产业为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和保障是关键。“土地流转得收益,入股分红得股金,务工收入得薪金……”羊木镇党委书记沈万全介绍,目前在新山村已形成“公司+基地+贫困户”和“示范点+贫困户”发展模式,建立了多项利益联结机制助农增收,此外,在基础设施配套、用地用工等方面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项目精准落地,稳步推进,持续兴农惠农。

50多岁的贫困户乔秀廉是当天务工人群中的一员,连日来的栽种,让她感到腰酸腿疼,但依然藏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期盼:“栽种、除草、采花这些活路我都能干,一年下来,在家门口就能挣几千块,等学到技术后,我就自己种这些花,到那时候,挣的钱就更多了!”(马兴成 蒋雪梅)

 

杭白菊(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所有: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广元市朝天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备案号: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8625602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