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乡:果“燃”经济闪银光
索 引 号 : 008463632/2018-00032 | 发布机构: 青林乡 | 成文日期: 2018-05-03 |
发布时间: 2018-05-03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位于我乡西南部的银光村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计划于今年退出。自2015年起,该村引入并逐步完善起小水果产业,已成为该村的一大特色。
组团布局。该村以发展猕猴桃、车厘子、枇杷等果类为主,受地形影响,呈现出组团式布局形式,已发展猕猴桃65亩、车厘子50亩,散布于3个村民小组。2018年该村流转1组土地,栽植枇杷树1500余株,启动银光乡村振兴产业综合示范园建设。
双轨经营。采用“个户+集体”双轨经营模式,乡、村两级为王业富、陈方文等人提供政策支持,以“个户先行”的发展方式培育产业大户6人。借助大户发展经验及技术指导,以集体经济公司为主体,流转土地70余亩,建设枇杷种植园区1个,并将结合当地条件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完善产业结构。
效益可观。2017年银光村猕猴桃产业为种植大户户均创收近15000元,其中陈方文创造出“单株挂果2000个﹒单株电商销售收入金额超10000元”的记录。车厘子已实现初挂果,预计2018年可创收8000元,未来几年产量将逐年增加。公司、商户上门收购也是重要的销售方式,买家遍及朝天、利州、苍溪等多个县区,构建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组团布局。该村以发展猕猴桃、车厘子、枇杷等果类为主,受地形影响,呈现出组团式布局形式,已发展猕猴桃65亩、车厘子50亩,散布于3个村民小组。2018年该村流转1组土地,栽植枇杷树1500余株,启动银光乡村振兴产业综合示范园建设。
双轨经营。采用“个户+集体”双轨经营模式,乡、村两级为王业富、陈方文等人提供政策支持,以“个户先行”的发展方式培育产业大户6人。借助大户发展经验及技术指导,以集体经济公司为主体,流转土地70余亩,建设枇杷种植园区1个,并将结合当地条件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完善产业结构。
效益可观。2017年银光村猕猴桃产业为种植大户户均创收近15000元,其中陈方文创造出“单株挂果2000个﹒单株电商销售收入金额超10000元”的记录。车厘子已实现初挂果,预计2018年可创收8000元,未来几年产量将逐年增加。公司、商户上门收购也是重要的销售方式,买家遍及朝天、利州、苍溪等多个县区,构建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