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深入推进以“厕所革命”为重点的城乡环境治理提升工程,利用横幅标语、倡议书、“村村响”广播、村组微信群、“川善治”村级事务管理平台APP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厕改政策,通过群众坝坝会、知客宣讲等形式为群众“讲清政策算好成本账、讲清健康知识算好收支账、讲清生活品质算好面子账”,引导群众转变传统思想,提升主动参与厕改工作的积极性。
因户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我区地理条件及群众分散聚居的不同情况,确定三类建设模式(单户采用“三格化粪池+污水池+生态湿地”模式、小规模联户共建采用“三格式化粪池+污水池+生态湿地”模式、大型集中联户共建采用“三格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态湿地”模式),设置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两种建设方式,群众可以结合自身居所地理环境及家庭财力、劳动力等实际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建设模式和建设方式。在此基础上,由乡镇、专业施工队伍根据群众需求,逐户进行规划设计。
以奖代补,政策激励。根据“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制定奖补政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激励和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实施。经过对样板户进行成本核算,确定了统一的奖补标准。对完成建设并验收合格的农户,及时兑现奖补资金,极大的调动了农户主动参与改厕工作的积极性。
自主申报,严格实施。在前期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组织有改厕意向的农户填报《改厕申请承诺书》,经乡镇和区乡村振兴部门审定后,确定年度改厕农户名单。区乡村振兴部门负责全区的整体规划,同时负责业务培训、技术指导、项目监管和项目验收等工作;各项目乡镇负责具体实施,对项目农户逐户进行规划设计,并负责具体技术指导和建设过程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施工。
定期调度,重点攻坚。建立微信PK群,每天晒进度、晒质量、晒亮点,在全区形成你追我赶的建设热潮;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形式的交流学习,提升业务人员技术水平;定期召开户厕改造工作调度会,调度各乡镇厕改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每月20日更新改厕农户台账,实现厕改工作数据的动态管理。
强化标准,严格验收。统一出台严格的验收标准,根据“开工一户、建档一户,完工一村、验收一村”的工作要求,按照村自查、镇初验、区抽查的验收程序,分层分类分片进行验收。村级自查和镇级初验可同步协调开展,对项目农户进行全覆盖验收。区级抽查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行政综合执法局、朝天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进村入户,按40%的比例进行抽查,整村逐户测评打分。对验收合格的及时兑现奖补政策,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复验,确保高质量发挥项目资金效益。截至目前,全区实施“厕污共治”改造模式6131余户,实施多户联建45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群众生活品质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