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优化办事流程。坚持“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工作思路,区残联协同区行政审批和数据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印发《朝天区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实施方案》,定期围绕残疾人证新办、换领、变更、惠残政策申请等高频业务,研究优化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审批流程、环节、要素、时限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双线申请”。同时通过“微朝天”等公众号主动公开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办事指南,涉残5类11项具体事项可实现一表办理,最快1日办结,跑动次数由3次压缩到1次,促使残疾人办事方式多元化、流程最优化、材料最简化、成本最小化。
点面结合,拓展服务网格。为最大程度节约残疾群众时间和路程成本,朝天区在区本级政务大厅“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的基础上,将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受理权限下放至12个乡镇残联专干,由专干开展残疾人证新办、迁移、到期换证、变更、残疾人证死亡注销等业务,并在办理业务时宣讲惠残政策、代办其他事项。同时,区残联还将业务窗口延伸至2个评残机构,残疾人证新办和残疾类别/等级变更等事项可直接到评残机构申请办理,区残联工作人员定期去医院收集资料、制发证件,由乡镇残联专干领取并直接交付残疾人手中,真正实现一次办好、一次办结。
窗口前移,创新上门帮办。针对行动困难、瘫痪在床的残疾人无法到指定医院参加鉴定、办理残疾人证的情况,朝天区秉持“让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理念,通过联席会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专门制定《上门评残服务工作方案》,每年定期摸排拟上门评残对象人员,联动残联专干、评残机构医生带上评残器具、申请表等资料,将换证、评残工作延伸到残疾人家门口“面对面”办理,根据评定标准作出严谨客观的等级评定,并给予康复建议和指导。并在残疾人自愿的情况下,并联申报“两项补贴”、职业培训申请等事项,切实解决残疾朋友“出行难、办事难”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