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化解农村地区沼气池、下水道、地窖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麻柳乡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聚焦“查隐患、强监管、重宣传、建机制”,全面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精准部署,明确责任清单。乡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2次,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乡应急办负责人和各村(社)书记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小组,共8人。制定《麻柳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行动方案》,建立了“乡—村—组”三级责任体系。将辖区内畜禽养殖场沼气池、村社污水井、粮食储存地窖等有限空间,逐一登记造册,明确监管责任人及风险等级,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实”。同时,结合夏季高温有限空间事故易发特点,印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须知》500余份,明确“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配备应急防护装备”等刚性要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村(社)属地责任。
排查隐患,闭环整改到位。组织乡应急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联合开展“拉网式”排查3次,重点检查有限空间警示标志、通风检测设备、作业审批制度、应急救援器材等问题。对辖区内7家养殖场、1处污水处理站、5个村社排水沟等场所进行全覆盖检查,累计发现隐患2处。针对排查问题,建立“隐患台账—限期整改—复查销号”闭环机制,目前均已完成整改。同步督促企业和村(社)在有限空间入口张贴风险告知书和应急处置流程图200余处,配备气体检测仪、安全绳、通风机等设备50余套,从源头降低作业风险。
严格执法,保持高压态势。针对农村地区群众擅自进入有限空间开展清淤、维修、存储等违规行为,开展“突击式”“回头看”执法检查1次。联合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成立1个专项执法组,重点查处“盲目作业、违规操作、无防护措施”等行为。同时,建立“隐患排查+夜间巡查+重点盯防”动态监管模式,对前期整改场所开展“二次复查”,防止问题反弹。在赶集日、农忙时节等人员活跃时段,组织网格员对田间地头沼气池、闲置地窖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劝阻村民擅自进入危险区域行为3次。
深入宣传,强化安全意识。每周组织乡村干部、志愿者入户宣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发放《农村有限空间安全手册》1600余份,面对面讲解沼气池窒息、地窖缺氧等典型事故案例5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针对养殖场业主、施工队等重点人群,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题培训2场,围绕风险辨识、应急救援、设备使用等内容实操教学,培训人员100余人次。在全乡5个村(社)开展应急演练2次,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利用“村村通”广播、微信工作群推送安全提示300余条,乡村道主要路口悬挂横幅20余条,在全乡营造了“人人知安全、人人重安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