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新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承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旅游 » 详情
传承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旅游
发布时间: 2021-07-29       来源:区委宣传部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本网消息(李全民)“一锤鼓,一锤锣,山魈人马上山坡。”7月27日夜,平溪傩戏在四川朝天曾家山汉王老街表演。吸引着八方游客驻足观看。

7月27日至28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元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元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1年四川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在朝天区曾家山举行。来自全省21个地市州参加省旅发大会的嘉宾和游客走在汉王老街,感受曾家山汉王老街的民俗文化魅力。

平溪傩戏是朝天区民俗代表之一,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了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据考证,千百年来,傩戏这门神秘古老的文化由平溪人传承至今。如今,平溪与傩戏在“养生天堂”曾家山继续延续着自己的传奇历史。

“傩戏表演令人震撼,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曾家山深厚的民俗文化。”来自德阳的游客李先生对平溪傩戏啧啧称赞。他说,到曾家山旅游,不仅呼吸了新鲜空气、住了民宿,还体验到了这里的风土人情。

除了傩戏外,麻柳刺绣的绣娘们穿针引线的“绝活”,更是让游客惊叹。

麻柳刺绣俗称“扎花”,是流行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麻柳刺绣与生活习俗关系密切,广元有“谁家女儿巧,要看针线好”的说法,当地的姑娘六七岁就开始学习刺绣,主要是绣制帐帘、枕套、围腰、手巾、花鞋等日常生活用品。

据麻柳刺绣传承人、四川省民间艺术大师胡永蓉介绍,麻柳刺绣,就地取材,所用材料仅用简单的针、线、布,通过黑、白、红、蓝等土布和彩色棉线,配置以不同明暗的冷暖色块。所绣制品,针线详密,色彩鲜艳,组合巧妙,令人赏心悦目。所绣图案,或耕种收割,或婚嫁礼仪、或爱情婚恋、或人物鸟兽,花色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典型的川北风情。

在夏天23°的曾家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柳刺绣、川北薅草锣鼓、山歌对唱、傩戏表演……一系列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生动展现了秦巴山腹地朝天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一直以来,朝天区非常重视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民俗文化体验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元素之一,加速了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朝天区累计接待游客44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4亿元。朝天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章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投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人、培养新人,并引导其走市场化之路,让民俗文化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拓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主办: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
电话:0839-8622290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