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我市正式进入汛期,从4月28日召开的2024年全市防汛抗旱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获悉,预计主汛期(6至8月)我市降水量总体偏多,涝重于旱。市级8个督查工作组已分片对全市787座水库、76座水电站、4.4万口山坪塘、1053个山洪灾害危险区、605个地质灾害点等重要点位、部位开展督查检查。应急管理部门已对122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点)进行清点。
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5至9月汛期,我市降水量为840—900毫米,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其中,6至8月主汛期,我市降水量总体偏多,平均降水量为600—640毫米,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3成。主汛期雨量偏多,或将出现阶段性强降水和暴雨洪涝,嘉陵江流域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5成,可能发生超警戒洪水,易引发滑坡、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如何做好应对?“提前进入迎汛临战状态,打好备汛主动仗。”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对全市辖区内主要江河、重点防洪城镇、中型水库(水电站)、山洪灾害危险区等防汛责任人名单进行公示。市级8个督查工作组已分片对重要点位、部位开展督查检查。
全市汛期24小时地灾防治值班值守工作已启动,市、县(区)已落实9个单位36名技术人员、9台车辆以及相关技术装备,支撑做好动态排查、巡查核查、重点抽查和应急抢险技术支撑等服务工作,并督促各县区储备了雨衣、铁锹、手电、编织袋、应急照明等应急物资。
自然资源部门聚焦监测员到受威胁群众、在建工程管理人员到每位施工人员间的预警信息传递和响应,严格落实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实现预警闭环。
应急管理部门对市、县、乡三级122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点)进行清点,共储备救灾物资10万余件,梳理并掌握全市抢险救援队伍214支19470人,落实装备23.6万余件(套)。
市地灾指办联合市防汛办开展地灾防治知识宣传,累计开展培训1563场次、41778人次,演练1399场次、3276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