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让“田长制”工作落实见效,我镇主动适应耕地保护新形势新要求,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建立网格化管理的耕地保护机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扎实推进田长制工作落实落细。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积极主动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成立田长制专项领导小组,制定田长制实施方案,明确镇村两级田长耕地保护责任、工作任务,织牢责任到人、监管到户的耕地保护网络,实现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形成自上而下的共同责任机制,推动耕地保护监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田长制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扎实守牢耕地红线,坚决补齐耕地红线保护基层制度短板。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保护耕地氛围。我镇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乡村大喇叭、悬挂横幅标语、入户走访、村民小组会议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宣传田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召开镇村干部会议,组织学习耕地保护政策文件,开展政策培训,利用广播村村响等多途径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引导广大群众深刻领会耕地保护“非农化”“非粮化”的重大意义,同时,设立违法占用耕地举报电话、举报箱,加强警示案例教育,强化相互监督力度,营造共同关心、共同保护、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严格巡查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我镇严格落实“田长制”工作职责,做到不抛荒一分田,守好每一寸耕地,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四严禁”及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非农建设用地“六不批”政策规定,严格落实日常巡查监管制度,对耕地撂荒、非法占用和破坏耕地等行为,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同时做好农田基础设施日常管护和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的管护,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形成各级田长密切合作、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守耕地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