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新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 首页 » 春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详情
春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发布时间: 2019-03-27       来源:朝天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春季天气变暖,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也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多发时期,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细菌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为此,朝天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朝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以下基本的春季饮食安全知识,以提醒广大消费者,安全、健康饮食消费。

一、春季要慎防八种常见性食物中毒

一是不要采摘、购买、食用来源不明的蘑菇,预防毒蘑菇中毒;二是不食用不认识的野菜,不要过量食用野菜,食用野菜要清洗干净,预防野菜中毒。三是应选择无霉点斑,去皮后色白不发红,无酸霉味及酒糟味甘蔗,预防霉变甘蔗中毒;四是不使用发芽和青皮马铃薯制作菜肴,预防马铃薯中毒;五是食用四季豆必须充分加热,煮熟焖透,切忌急火短时嫩炒,预防四季豆中毒。六是不一次性食用过多或已变黏的酸菜或咸菜,严防亚硝酸盐中毒;七是新鲜黄花菜含有毒素---秋水仙素,制作时必须用盐水浸泡一小时或者用沸水煮烫过方可加工食用;八是新鲜木耳含有卟啉的有毒物质,直接制作食用新鲜木耳会引起卟啉中毒。

二、食用野菜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野菜虽然营养成分丰富,但难以满足人体所有的营养需求,应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膳食平衡。食用野菜重在尝鲜,不宜多吃。二是野菜采摘要注重新鲜,不认识、不熟悉的野菜不采、不吃,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及公路周边的野菜也不要采摘。生食野菜应清洗干净。对不宜生食的野菜,需要经浸泡、蒸煮、烹调等处理。三是采摘和加工不当,极易造成食物中毒,甚至死亡。食用野菜(野生菌)后短时间内,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尽量保留中毒发生时食用的野菜(野生菌)样品,由专业机构检测后供医疗人员救治参考。四是如食用野菜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保存好相应证据;对涉及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拨打12315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三、食物中毒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食物中毒者常见表现有头晕、出汗、恶心、呕吐、胸闷、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昏迷等,严重者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甚至可致休克。

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自乱阵脚,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3.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如果采用以上方法无法缓解中毒患者的症状,那建议马上送医院急救,注意保留消费凭证、病历、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另一方面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予以保存,以备检验,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四、预防食源性疾病的七项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4.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5.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6.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未煮沸的自来水;凭肉眼很难分清水是否干净,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7.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

五、如何安全的加工制作食品

1.保持清洁。勤洗手-取食品前洗手、准备和加工食品期间经常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设备和餐饮具;避免虫、鼠及其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2.生熟分开。生的肉、禽、蛋和海产品要与其它食物分开;生和熟食品的餐饮具、工具、用具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彻底煮熟。食物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得到85度以上,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要保存在冰箱里,也不能够长时间存放;熟食和凉菜做好后在室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冷冻食品不要在室温下化冻;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食品用水要安全;选择卫生安全的餐饮具;选择卫生安全的纸巾;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六、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七、七种常见的饮食误区

1.用白纸包食物: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

2.用酒消毒碗筷:医用消毒酒精度数为75°,一般白酒酒精含量多在56°以下,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3.抹布清洗不及时:抹布极易滋生细菌,使用前先充分清洗,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

4.用卫生纸擦拭餐具:大量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因此可能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

5.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

6.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7.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微生物学专家认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
电话:0839-8622290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