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模式。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立足窗口特性,主动承诺践诺,健全“办事不求人”机制、落实“不见面审批”。成立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设立文明志愿服务岗,切实提供帮办代办、免费邮寄等定制化服务,同时,为行动不便、援助需求强烈的群众提供预约上门、陪同办理等服务。今年以来,已提供帮办代办5000余次、免费邮寄600余次。大力推进流程再造,“一事一次办”和川渝通办,提升集成服务功能,做实“一门办”、“一窗办”、“一网办”,持续推进服务效率大提升。目前,已梳理出“一事一次办”事项共53项,“川渝通办”事项两批次共137项,“跨省通办”事项两批次共50项。
强化重点任务。结合部门实际,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明确重点任务。一是规范基层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统一场地建设标准,满足群众办事需求,统筹推动办理频次高、基层治理需要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到乡镇、村(社区)办理;二是提升便民服务能力。推行“一窗受理”模式,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站、室)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实现“一个平台办业务”,推行“定点办”“预约办”“帮代办”等服务模式,推动群众办事“少跑路”;三是提升“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能力,着力解决群众办事的赌点难点痛点,实现群众办事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改善办事环境。从加强软硬件入手,在大厅增设雨伞、饮水机、自助充电站等便民设施,配置母婴室、阅读室、休息室等功能区、无障碍电梯等特殊便民设施,提供舒适办事环境,方便各类群众办事,进一步改善群众办事体验;在导引台设置1个“办不成事”窗口,摆放“办不成事”调查问卷,安装2个意见箱、54台“好差评”装置,建立专门台账,认真收集办事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整改,今年以来,已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0余条;同时,加强礼仪和服务态度培训,切实改进窗口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理念,提升服务效率和业务素质,努力建设服务效能优、作风形象优、群众满意的窗口队伍,提高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