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农村宴席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因地制宜出台了《曾家镇农村宴席管理制度》,完善申报备案流程,同时对宴席承办者资质进行严格审查把关,未进行健康体检、未持证上岗的,一律不准进行参与宴席加工服务。今年以来,共备案农村群体性宴席18场次480桌,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劝退群体性宴席131场3500余桌。
完善食品摊贩登记管理。结合曾家镇旅游发展规划,发布了《关于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的通告》,划定镇农贸市场、汉王老街下半段为食品摊贩经营区域,鼓励、引导食品摊贩进入指定区域规范经营,严格落实食品摊贩登记制,建立监管台账。截至目前,共登记食品摊贩9个,开展食品摊贩日常检查32户次,规范整改问题8个。
突出“阳光餐饮”监管新模式。已投入资金30余万元,集中在汉王老街及辖区内特色餐饮、食品销售店铺、食品加工小作坊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实现了“信息承诺可查、原料来源可溯、操作过程可视、百姓感受可评”,推动逐渐形成企业自律、监管透明、大众监督、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格局。目前,全镇接入阳光餐饮智慧监管平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22家,汉王老街食品经营户接入率达100%。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联合市场监管、教育部门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10次,整改问题36个;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综合检查30余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40余家次,及时消除问题隐患60余个;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辖区冷链食品风险排查120余家次,及时发现风险点6个,均联合相关部门按要求进行检测并及时处置。
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通过镇村干部会议集中学习、食品安全协管员、农村宴席承办者、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培训,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教育6次,培训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全面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推动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部门监管、群众监督、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