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约谈”强化防微杜渐。建立企业警示约谈制度,突出两会、重大节假日、汛期等特殊时段,对近年来出现过安全事故或查出过重大隐患的企业进行专题警示约谈。通过“以案释法、形势研判、安全承诺”督促企业认清形势、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补齐短板。今年来,已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集中约谈2次,入企通报事故警示信息13次,各企业组织警示教育3场次,受教育100余人次。
“首违不罚”体现人性关怀。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制定“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及时改正”三项基本条件,明确限期整改、复查验收、办理终结三步程序,将17项违法违规行为列入“首违不罚”清单。全面推动“首违不罚”与“说理式”执法、“告知承诺制”执法有机结合,不变相扩大或缩小适用范围,做到纠错有理、容错有据,二次违法率明显降低。今年来,落实“首违不罚”8次,企业违法率同比下降60%。
“铁腕执法”彰显监管决心。建立计划执法为主,专项执法为辅,联合执法和四不两直为补充的执法模式,按照“全覆盖、严执法、重实效”原则,紧盯事故易发、频发领域,实现执法检查全覆盖。依法实行“一案双查”和“一案多查”,精准采用停产整顿、上限处罚等执法措施,严厉查处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用好“曝光台”“随手拍”等平台,及时曝光典型违法案例,营造高压严打态势。截至目前,对1家企业实行“一案双罚”,曝光全区安全隐患243条,已按要求整改销号。
“行刑衔接”强化震慑力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完善信息共享、案件会商、双向咨询等制度,严格落实案件提前介入、提前研判、联合调查、联合处理工作机制。恪守涉嫌犯罪案件移送职责,杜绝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优势互补,构建安全生产治理共同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