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镇积极开辟林业碳汇新赛道
一是聚焦资源禀赋,提升固碳综合能力。除镇域内嘉陵江湿地市级保护区及剑门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一级生态保护公益林,经果林等3类情形外,通过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各类林业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目前已初步将1300余亩罗圈岩国家储备林基地纳入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可发展范围,正积极争取1000亩山油茶基地纳入项目。将围绕增加森林蓄积,推行自然经营、森林全周期经营等方式,通过调整森林密度、补植补造、更替改造等提高碳汇量,力争到2025年,抚育森林1万亩以上、修复退化林0.5万亩以上,20年计入期内可产生约0.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量。
二是借力构建监测体系,实施全面动态管理。罗圈岩国家储备林项目依托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区域林业碳汇/源计量体系开放及应用研究”成果,研建3种林分类型碳汇计量模型及参数。加强对森林经营活动、灾害、林木生长等引起碳储量变化监测,实时开展碳储量分析和碳汇潜力评估,汇总形成森林碳储量数据库和空间分布“一张图”,并实施动态管理。
三是积极配合协调,促进价值多元转化。加强与区林业局沟通,积极配合省林科院、碳汇开发企业等合作,协助碳汇项目专家30余人次,促进碳汇项目交易等价值转化。在岭山盛景、樱花谷景区,开展森林教育、休闲等低碳生态旅游活动,推动森林资源就地转化为经济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