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滩镇:大棚种植新模式让“棚中苦”成为“心里甜”
新业态打开新局面。大滩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多措并举盘活大棚种植业,积极探索大棚种植“火龙果”“食用菌”新思路、新模式,将“火龙果”“食用菌”打造成农户致富增收的“大产业”。针对大棚产业“火龙果”“食用菌”种植技术、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赴成都进行考察学习,并邀请专家对大棚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全力保障大棚作物种植产量和品质。
火龙果撑起大产业。大滩镇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在横梁村大力发展火龙果产业,完成横梁村13座火龙果种植大棚提升改造工程,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从育苗、施肥、管护、采摘等环节多方着力,带动流动性务工100多人次,亩产值达2万多元,接待游客参与采摘火龙果达1000人次。
食用菌促进大丰收。念好“蘑菇经”一直是大滩镇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大滩镇先后在敬忠村、坪台村、凤凰村新建食用菌大棚2741平方米,完成维修大棚及喷灌设施2886平方米,食用菌产能得到全面提升,经过多年的努力,菌类种植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全镇主导产业,实现户均增收1.6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