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守护乡村绿色记忆。
全面普查调查,摸清资源底数。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全面查清散落在老旧村落、名人故居、宗祠庙宇、文物古迹等原址及周边地区,未纳入建档保护范围的古树名木和后续资源。全覆盖开展古树名木普查,逐树排查已公布、挂牌古树名木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健康状况及生物多样性等情况,做好新增古树名木和古树群的现场调查数据采集、记录和鉴定等工作。
规范挂牌保护,严格档案管理。严格按照省绿化委员会发布的保护牌样式、材质规范制作并悬挂古树名木保护牌。及时收集反映古树名木生长状况、管护措施、环境风险等情况,不断完善古树名木位置、树高、胸径、生长势等身份信息,并动态更新古树名木档案。按要求做好古树名木认定公布信息档案、死亡注销档案、日常管护责任书、日常养护及巡查记录、防灾抢险记录、救护复壮记录等档案管理。
坚持因树施策,科学管护修复。制定“一树一策”管护机制,落实好濒危古树的抢救复壮,通过改善生长环境、有害生物防治、树洞防腐修补、树体支撑加固等措施,让古树重获新生。建立古树名木保险机制,为已认定古树名木购买保险,进一步探索古树名木财产保险,将受到火灾、风灾、冻灾、干旱、病虫害、雷击等自然灾害损害的情形纳入保险理赔范围,为古树名木系好“安全带”。
强化宣传引导,讲好古树故事。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借助古树名木科普宣传周、“3.30”警示教育日、“七进”宣传、研学旅等活动,广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提升群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深入挖掘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树名木故事。多途径、多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自觉地保护古树名木,共享绿水青山,促进生态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