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我区紧扣“减量控大”目标,狠抓源头管控和路面治理,全力筑牢暑期道路交通安全防线。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5%、受伤人数同比下降58%、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89.62%、死亡人数持平,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研判+部署”,把牢“责任关”。坚持“跟着流量走、跟着警情走”,结合历年暑期特点,科学研判交通安全形势,找准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性落实防范措施,对5万余人驾驶员落实属地包保责任、优化完善“两站两员”,紧盯违法行为高发的时间、路段、人群等,优化“一早一晚”、夜间警勤部署模式,不定期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排查+治理”,消除“风险关”。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目标,按照“应排尽排、全面覆盖”原则,区应急、公安、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联合属地乡镇,对辖区内急弯、陡坡、视距不良等事故易发路段,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及时治理整改,7月以来,针对持续降雨天气导致山体滑坡、路面塌方、水毁等情况,共整改治理隐患37处。
“备案+监管”,筑牢“源头关”。对超标电动二、三、四轮车,以“警企合作”方式设置过度期,统一登记备案,并颁发临时号牌,“一对一”设置车辆身份“二维码”,方便日常管控,截至目前,已完成2431辆超标电动自行车备案。不定期对辖区客货运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落实、驾驶员安全教育等情况进行检查,避免问题车辆“带病上路”,暑期以来共检查企业12家次。
“管控+整治”,严把“路面关”。“集中整治+日常管理”相结合,整合警力,通过路面巡逻、错时执勤、定点执勤等勤务模式,加大对G108国道、曾家山旅游环线、李家林场等拥堵路段的秩序管控,利用稽查布控系统预警拦截、路面查处等方式,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面”,严查无牌无证、酒驾醉驾毒驾、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做到“逢车必查,违法必纠”,切实发挥警示震慑作用,暑期以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781起。
“宣传+教育”,把好“思想关”。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面对面”活动,依托事故处理大厅、违法处理窗口、警保合作站、“两微一抖”等阵地,结合“七进”“美丽乡村行”,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定期“敲门”等方式,教育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暑期以来,共开展安全宣传20场,入企开展安全专题培训8场,组织客运驾驶人观看警示教育片5场,曝光典型案例2起,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3000余份,受教育群众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