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创新推出“不见面开标+分散评标+远程异地” 评审新模式
为最大程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评审效率,避免打“感情分”“熟人分”等情况,朝天区创新推出“不见面开标+分散评标+远程异地”评审新模式。
9月18日,“朝天区WOKT金堆村四组通组路侯家坝桥新建工程”项目成为我市首个采用该新模式评审的政府采购项目。该项目将传统“一标一室”评审模式调整为“一标多室”,同一项目的评审人员由“面对面”转为“背靠背”,实现专家评审“不见面”、同标“不同室”、评审“无干扰”。通过空间隔离、人员分散,有效防止评审专家的相互影响和干扰。
制定工作方案,谋划在先。根据交易项目特点,分析新模式适用合理性,主动协助业主单位,量身制定服务方案。在实施项目评审前,安排专人检查场地、调试设备,进行模拟操作,逐项环节演练,避免交易项目出差错。
强化组织协调,推动在实。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组建专班队伍,聚焦“不见面开标+分散评标+远程异地”评审新模式的难点堵点,多次召开协调会,详细剖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及时沟通协调项目受理、场地预约、开评标监督、远程异地评审等问题。
优化流程管理,举措在细。将评审专家分散在不同评标室,以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为支撑,通过线上音视频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依托现有电子设备全程记录,监督人员全程在线监督,过程线上留痕、环节可追溯,达到流程规范化、数据可视化、过程无纸化、监管多维化的评审效果。
下一步,朝天区将加大区域协作力度,实现“不见面开标+分散评标+远程异地”评审新模式的规范化、高效化、常态化,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打造公开、公平、公正、阳光、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