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服务“铸长板”。为采购人提供“主动服务、即时办理、容缺受理、提醒办理、限时办结、跟踪服务”等六大特色服务。按照“一个项目,一名专人,一套服务”原则,安排“项目管家”24小时全流程跟进项目,着力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同时,通过项目回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整理交易各环节的意见建议,制定对应的整改措施,不断提升交易主体的满意度。建立实施“店小二”式精准服务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在项目各关键节点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采购人进行交流指导,做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同时,对情况复杂的项目进行“零距离”上门服务,面对面帮助采购人解决在交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交易服务更有“温度”。
二是狠抓创新“补短板”。一方面在提升学习实效上持续发力,坚持学习先进,主动向其他先进地区学理念、学机制、学举措,并因地制宜做好固化升级;另一方面在协同联动上持续着力,主动出击,协调沟通,积极探索政府采购的创新路径。7月份与昭化区合作,完成广元市首例跨区域代理政府采购项目。最大程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评审效率,杜绝打“感情分”“熟人分”等情况,创新推出“不见面开标+分散评标+远程异地”评审新模式。通过空间隔离、人员分散,有效防止评审专家的相互影响和干扰。
三是降低风险“固底板”。常态化开展交易场地、人员、制度等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梳理项目交易各环节的重点事项,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清单》,查摆出风险点29个,制定对应整改措施28个,明确责任股室和责任人员。推进廉政教育常态化,通过单位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反面典型案例、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引导警示干部职工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坚守廉洁自律底线不动摇。广纳投诉建议,通过内部监管和社会监督,实现交易工作规范化,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