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深化“按需培训+等级评价+就业推荐”模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区以进一步提升群众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为目标,重点围绕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后就业率,推行“按需培训+等级评价+就业推荐”促就业新模式,实现稳岗就业“质”“量”双提升。
立足需求,切实提升培训质效。立足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际,将群众就业意愿和市场就业趋势、产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按照“什么能就业就培训什么、什么好就业就培训什么”的工作原则,分类组织开展“订单式”“下沉式”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全区劳动力技能水平、就业能力。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开展民宿管家、家政服务、养老护理、育婴员(月嫂)、电焊工等各类培训65期,培训合格2400余人。
提高标准,鼓励引导等级评价。以“技能朝天”建设为契机,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和劳动力就业竞争力提升需要,围绕家政服务、康养照护、育婴员等技能工种,积极探索引进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扎实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积极引导学员认识等级评价的重要性,了解各个等级的相应认定标准,加强实践操作,推动劳动力实现由“工”到“匠”的转变。截至目前,开展各类职业(工种)评价180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76人,认定总数及通过率排全市第一。
突出重点,实行精准就业推荐。积极与市内外吸纳就业能力强、生产效益好的企业单位建立就业合作关系,及时摸排岗位信息并汇总,精准推荐至培训后暂未就业人员,引导未就业学员积极应聘。同时密切与东西部劳务协作地滨江区人社部门沟通联系,重点筛选与技能培训“对口”岗位信息,通过培训联络群推送岗位信息、网络招聘等方式实现“点对点”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培训后推荐用工500余人,累计与10余家企业建立就业合作关系;通过培训后“点对点”转移就业100余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