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行政审批和数据局:深化交易服务模式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我区深入贯彻深化智能化便捷服务提速行动,推行“数字交易”、开展“上门服务”、落实“一网通办”,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国改革网等媒体刊发。2024年以来,累计实施交易项目28个,交易金额20733.7万元,节约资金49.79万元,总节资率5.5%。
推行“数字交易”提高交易效率。创新推出“不见面+分散评标+远程异地”评审新模式,开展全市首例“跨区域”合作代理,建立重点项目、应急项目交易绿色通道,对政府采购、产权交易2类22个项目进场登记“容缺受理”,对项目申请、审查等“串联”事项“并联”办理,审批时限缩短20%以上。
开展“上门服务”提升服务质效。围绕公共资源交易咨询、受理等5项流程,组建交易项目管家服务队2支。建立交易项目需求和管家服务两本台账,按照“一个项目,一个专人,一套服务”原则,提供技术支持、帮办代办等服务100余次,解决信息发布繁琐、系统操作等问题10余个。
落实“一网通办”实现互联互通。持续推进不见面开标常态化,从项目进场到合同公开所有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打通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服务“最后一公里”,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率达到100%。真正实现交易受理“零跑腿”、交易环节“零障碍”、交易服务“零距离”,有效实现专家资源整合共享、平台数据互联互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