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游踏青,采摘尝鲜,鲜嫩野菜正当食。为避免公众误采误食野菜中毒,朝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温馨提醒广大群众:野菜虽美味,食用须谨慎。
一、提高警惕,谨防中毒
不采食不认识的野菜。许多野菜外形相似,但有些有毒植物与可食用野菜极其相似,极易混淆,一旦误食,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危及生命,不要随意采摘不熟悉、不认识的野菜。
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野菜。尽量不要购买四处兜售的野菜,这些野菜来源不明,如果是在化肥、农药污染区或者是化工厂、污染的河道周围采摘、挖掘的,食用后容易对身体产生潜在危害。购买野菜可前往正规市场或超市选购。
不轻信野菜养生谣言。网络上关于野菜功效的宣传五花八门,部分内容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的情况,要理性看待野菜的养生功效,不要盲目跟风食用。
二、科学食用,确保安全
食用前要浸泡清洗。野菜食用前要用清水浸泡清洗,去除表面的泥土、杂质和部分残留农药,摘净去腐,清洗浸泡要到位。建议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多次换水。
烹饪方法要得当。食用野菜之前根据野菜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不提倡生食野菜,部分野菜含有天然毒素,需要经过焯水、浸泡等处理后方可食用。
食用要适量。野菜大多性寒凉,过量食用容易引起肠胃不适。部分野菜还含有光敏物质,食用后晒太阳可能诱发日光性皮炎。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并注意饮食均衡。
三、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食用野菜后,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尽快就医。同时保留剩余野菜样本,以便医生诊断和治疗。
四、加强监管,保障安全
餐饮服务单位加工经营野菜,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把原料关,严禁加工销售不认识、不熟悉野菜,同时应保证原料新鲜安全,采用合理的方式储存、加工和制作。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单位食堂严格禁止加工食用野菜,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