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农村非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年6月,朝天区安办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农村非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八条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半年来,措施全链条落地,成效初显。
监管责任清晰化。健全三级责任体系,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杜绝“无人管、无人问”。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建立救援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建立事故追责机制,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责任事故“四不放过”“三管三必须”和权责一致要求,严肃追责问责。
安全管理标准化。摸清安全底数,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各乡镇摸清本辖区非经营单位有限空间数量、类别、分布和安全状况,建立台账,并录入“蜀安焊”管理平台,动态更新,确保管理对象精准明晰,截至目前,全区非经营单位有限空间累计入库15853处。同时,为乡镇集中配备通风、气体检测、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等作业安全防护设备,指导乡镇每月对辖区内非经营单位有限空间开展一次辨识安全风险。
安全作业规范化。严格落实“作业审批+规范操作”双重防线。凡在本辖区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的,有限空间所属业主必须落实审批程序,即作业前3天通过书面或电话形式向作业地乡镇申报,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作业。乡镇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跟踪督导,对不符合安全条件要求的,立即停止作业并加以整改,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宣传教育常态化。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岗哨”作用,结合“敲门入户”专项行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时间节点,依托“村村响”广播、微信群等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同时,加大“广元安全隐患随手拍”小程序推广力度,丰富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做到“人人讲安全、作业守规范”。截至目前,受理并整改“随手拍”小程序举报27件,发放奖励金600余元。
下一步,区安办将持续跟踪问效,定期通报落实情况,曝光典型案例,确保“八条措施”落地见效,切实守护农村群众作业安全。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