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杨浩副市长,各位领导:
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区聚焦“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治河目标,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建立了区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建成了河长制信息平台,扎实开展河道确权划界,科学划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定出台了《河段长巡河制度》《河道保洁制度》等20余项工作制度,选聘河道保洁专人120余人,对所属区域河道进行分段保洁,确保一江清水出朝天。下面,我就重点围绕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理清思路早谋划,做到“一盘棋”布局。一是组建工作专班。成立了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相关单位项目资金统筹,形成上下同心、齐头并进、相互协作的良好局面。二是聘请专业队伍。2017年6月,科学编制了《朝天区河道划界测量技术报告》等4个工作方案。同年7月,聘请四川省地矿局九O九水文地质工程队负责我区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三是强化宣传引导。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制宣传月”等活动,通过电视台、宣传车、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截至目前,全区共张贴宣传标语400余幅、宣传画2000余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万余份。
(二)聚焦聚力快推进,做到“一张图”作战。一是定目标。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制定了河湖管理范围划定“作战图”,对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各项流程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逐项梳理、认真盘点,确保在2019年底前形成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初步成果。二是明责任。将各项重点工作细化为“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下达到相关乡镇和部门,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得当、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三是抓进度。采取一周一汇总,半月一督办,以高压态势督促相关单位抓进度、赶工期。截至目前,通过全野外地形测量,形成了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初步成果,包括河道划界专用图(DWG图形)、河道基础测量(完成266.31公里控制测量成果、1:2000带状地形图测绘成果,控制测量GPS点共计95个,测图面积79.79平方公里)、水文计算(完成水文大断面测绘成果、水文计算成果,河道洪水分析计算长度269.27公里,水面线横断面共计712条)和“四线”划定(岸线、堤线、管理线、保护线)的初步成果。
(三)综合施策强保障,做到“一条龙”服务。一是强化技术保障。明确由区水利部门牵头,区级相关部门各明确1名业务骨干,九O九水文地质工程队落实近40名专业技术骨干,具体负责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外业勘察测绘工作,有力有序推动划定工作。二是强化经费保障。为保障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高效推进,区财政落实了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保障了工作需要。三是强化制度保障。我区与九O九水文地质工程队建立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立即、现在、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群策群力、集智攻坚,合力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区河湖管理范围划定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未建立区本级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数据库、未形成正摄影像(DOM)、未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等问题,致使我区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数据未能进入省级数据库。
下一步,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杨浩副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全面落实河长制要求,严格对标对表,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集中力量,加快完成我区河流管理范围划定航测(遥感)数据成果。11月底前完成嘉陵江、南河、西北河3条市级河流管理范围划定技术审查,全面完成3条市级河流数据库建立,同步推进区内其它河流数据库建立,确保高质量完成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