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区2012年农民人均收支情况分析
索 引 号 : 00846247X/2013-10002 |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 成文日期: 2013-02-28 |
发布时间: 2013-02-28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2012年以来,朝天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工作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据全区1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朝天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93.0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08.34元,增长15.45%。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及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稳步上升
2012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175.29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768.37元,增长31.92%,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收入为205.22元,占工资性收入的6.5%;在本乡地域内劳动收入为933.93元,占工资性收入的29.4%;外出从业收入为2036.14元,占工资性收入的64.1%。一方面表明我区本地企业稳步发展,企业效益良好,农民从中得到的收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显示我区农村劳动力输出依然较大,且收入有较大增加。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稳步增长
2012年,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062.2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3.13元,增长4.2%,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其中: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为1917.17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93%;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同比去年有所下降,对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拉动不是很大。无疑第一产业仍然是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财产性纯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同比下降
据全年100户农村住户调查结果显示,财产性纯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且降幅较大。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一、农民对投资的观念薄弱,始终依赖于单一产业发展,无较强的创新投资意识;二、省、市自治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转移性收入支付的差异;三、城乡分割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导致城乡转移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即城镇居民能享受到较多的政府转移性支付,而广大农民则享受道较少的政府转移性支付。
二、农民人均总支出的特点
据100户农村住户调查显示,2012年农民人均总支出5816.5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71.39元,增长13.05%。
(一)生产费用支出小幅下降
家庭经营费用支出1039.11元, 比上年同期减少16.72元,同比下降1.58%,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减少,建.造生产性固定资产雇工支出增加。主要原因为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及就业时间增加,导致部分家庭劳动力缺乏,种植业的投入上较去年有小幅下降。
(二)生活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2012年.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为4390.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28.93元,同比增长23.27%,八大项支出呈现同增态势。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356.69元,同比增长15.88%;衣着消费支出229.57元,同比增长13.61%;居住消费支出653.38元,同比增长45.1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205.06元,同比增长66.913%;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359.02元,同比增长31.31%;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238.81元,同比增长2.00%;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95.04元,同比增长33.04%;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53.24元,同比增长122.98%。
三、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农产品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我区农户农业产业主要为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源是出售一些初级农作物和畜牧产品,其价格受市场的影响较大,产品附加值较低。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农村青壮力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大部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对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接受较慢,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一定难度。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费用增加,一定程度抑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夯实农业基础,推动农民持续增收。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巩固提升农业产业链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调整产业结构,突出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核桃、无公害蔬菜等我区优势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产品产业示范区。
(三)继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认真抓好劳务经济,着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认真落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去,有效地带动收入的增加。同时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训,鼓励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建设农民创业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