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新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朝天区卫生局关于印发2013年全区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 详情
朝天区卫生局关于印发2013年全区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文日期: 2013-07-26   发布机构: 区卫生健康局
【字号:
打印

广朝卫发〔2013〕37号

 

 

广元市朝天区卫生局

关于印发2013年全区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局内各股室:

现将《2013年全区卫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广元市朝天区卫生局

   2013年4月15日

 

 

2013年全区卫生工作要点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区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卫生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做好“十二五”卫生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城乡卫生事业跨越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区和美丽朝天建设。

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出台《朝天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区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综合改革,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医院信息公开等工作,继续开展便民惠民服务,通过调整医药价格、改革支付方式、落实政府投入等综合联动措施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逐步取消“以药补医”并完善便民惠民机制,力争6月底全面推开。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建立理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和工作机制,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费用管理达50种以上。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均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力争医疗纠纷案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的比例达70%。

(二)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全区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40元。继续提高新农合医疗保障水平,住院封顶线达到30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5%,报销实际补偿比达65%。做好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全面动态监测20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实际报销水平不低于70%。开展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大病保险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加强新农合资金监管,有序推进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改革和异地就医即时结报工作,为群众就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应达到50%。加强基本药物基层补助资金、采购使用、配送结算的监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上采购率、集中支付率分别达100%。落实好基本药物医保报销政策,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三张网”报销目录。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引导群众按需使用基本药物。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按照国家标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专项经费分配比例村卫生室不低于40%。健全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全面履行好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督导检查、绩效考核及信息管理等职责。建立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强化项目资金监管,严格逗硬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投入、个人奖惩挂钩。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并完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内容,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5%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分别达70%、60%。加强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如期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农村妇女增补叶酸等项目工作任务。

二、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一)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继续深入推进“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落实第三方服务质量及满意度调查制度,推进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区人民医院“二甲”创建评审工作。加强重点医疗技术准入和临床应用管理,推进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落实惠民便民措施,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扩大优质护理覆盖面。认真实施“三好一满意”活动,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持续提升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强化医疗服务安全监管,完善准入管理,深入开展医疗安全、医疗行为、医院感染管理等专项督查,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推进单病种付费改革探索和临床路径管理,加强贵重药品、高值耗材、昂贵医用设备的采购与使用管理,强化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功能发挥作用,促进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为患者提供连续的诊疗、康复、护理服务,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格局。开展好“对口支援”工作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落实《四川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理赔工作机制,拓宽医患沟通渠道,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血液安全监管,推进临床用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血,确保临床用血管全。
   
(二)强化中医药工作。深入推进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区中医医院要完成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复查及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启动工作,发挥好“龙头”作用,加强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抓好中医专科特色建设,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加强对基层中医药业务工作的指导。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中医科建设,集中规范设置中医药诊疗区,配备相应的中医诊疗设备。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挖掘整理中医独特治疗技术和民间中医技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将中医药人才培养纳入卫生人才培养规划,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工作,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服务水平。开展好市级中医“示范乡镇”、“放心药房”、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工作

(三)强化疾病预防控制。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体系建设和绩效考核制度,全面启动区疾控中心规范化建设等级评审工作。切实做好重点地区和人群艾滋病防控,继续抓好乙肝、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及鼠疫、霍乱、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急性传染病和重大疾病防控,认真实施传染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80/10万以内。做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6%以上,二类疫苗接种剂次增长20%以上。抓好消除疟疾工作,切实加强地方病和麻风病防治,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加快推进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抓好重性精神病排查和规范化管理工作。

(四)强化妇幼和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产房等科室建设,强化专业技术人员新技术培训和推广运用。认真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婚前医学检查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持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切实降低。力争全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8%,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基本医疗等综合服务工作。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分工合作机制,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基本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五)强化卫生执法监督。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继续实行卫生监督“网格化”及协管员监管体制,构建卫生执法监督长效机制,加快卫生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进程。继续深入开展以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医疗执法、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等为重点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做好大案要案的督查督办,全年违法案件查处率达100%。

深化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依法严格行政许可。

(六)强化卫生应急。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健全应急组织机构、专家组,修订、完善相关预案,坚持实行卫生应急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第一时间报告、处置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区级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实现国家、省、市、区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的全面互通和对接。健全省、市、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及调用机制,逐步实现政府、部门、单位储备相结合,集中和分散储备相结合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模式,确保上下畅通、信息共享。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及时报告卫生应急相关信息。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完成卫生应急项目监测、队伍培训、应急演练等任务,确保应急队伍随时能拉动、物质跟得上、通讯有保障,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做到食品安全工作组织领导到位、宣传教育培训到位和检查考核督查到位。健全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重点推进基层网底建设,实现乡镇食品安全协调机构达到“六个有”的要求(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挂一块领导小组办公室标牌、定一整套工作制度、设一部举报电话、有一本详细的活动记录、建一本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台账),村食品安全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覆盖率达100%。巩固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成果,加大日常检查和监测力度,扎实开展对重点品种的检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继续开展以食品非法添加、白酒、食品标签标识、饲料农药、兽药、保健食品、打击私屠滥宰和“注水肉”、学校食堂和农村群体聚餐、小作坊、小摊贩、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等为重点的9个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全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食源性疾病发生。

三、着力推进卫生保障工作

(一)着力优化卫生资源。一是加强区域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试点组建医疗联合体,以区级医院为龙头,形成区域医疗卫生联合,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形成。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发挥区级医院对周边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医生和患者流向基层,方便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实施第二轮“百千工程”,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100%的乡镇卫生院、80%的村卫生室达标。切实落实乡村医生补助政策,逐步落实村医养老保障措施。建立乡村医生补助资金直接拨付制度,确保足额、及时发放乡村医生补助资金。三是加强卫生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区疾控中心建设、区中医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及乡镇卫生院建设等卫生项目并抓好项目的负债工作,强化项目与资金的监管和督查。加强大型医用设备和国有资产管理,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化解工作。

(二)着力加强人才培养。认真贯彻执行“十二五”卫生人才规划,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完成各级各类卫生人才培养、培训任务。大力培养和引进急需紧缺及中青年重点学科带头人,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增量提质。建立基层卫生队伍技能考核与认证制度,加快提升“四项执业素质”。加快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体现医疗服务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加强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和绩效考核力度。推动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特别要加强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平台等卫生信息化建设,整合共享资源,积极推进远程医疗、区域医疗协同、电子病历、“健康卡”等工作。

(三)着力加强党建和行风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强职业文化、品牌文化、廉政文化、党建文化“四大建设”,推进 “三好一满意”行动、公共卫生文化平台建设行动、卫生新闻宣传行动“三项行动”。强化定点扶贫、“挂包帮”和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扎实开展密切联系群众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专题培训,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廉洁从业教育覆盖面达98%以上。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和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进一步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推进政务和党务公开,开展经济责任和内部控制审计,加强干部人事工作、资金、项目监管。深入推进药品及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加强配送行为管理,加快建立诚信回款机制,严肃查处医药购销领域违纪违法案件。

(四)着力推进其他卫生工作。创新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机制,着力宣传卫生改革发展的进展和成效,全面加强健康传播,积极做好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的应对处置。加强安全生产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全区卫生系统较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控制为“0”,无群体性上访和较大以上涉稳事件发生,确保全系统平安稳定。加强民族宗教、统战、共青团、工会、红会等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群团组织的作用,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及环境卫生大整治,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无疫的就医环境。切实抓好目标管理、卫生统计、“两会”议案提案办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六五”普法、信访、禁毒、防邪、计生、关心下一代、保密、档案管理、服务工业等工作,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主办: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
电话:0839-8622290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