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切实抓好灾后农业恢复生产
一是抢田管。及时组织群众对因灾倒伏、受灾相对较轻的粮经作物进行扶苗、洗苗、固苗,对倒伏苗进行扶正、清洗4.6万亩;开展理沟、排湿、晾苗8.4万亩;修复垮塌田埂,突出抓好稻田蓄水保水,抗御伏旱,确保水稻正常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同时,清渣、除草、培土、保墒、护苗,促使受灾作物尽快恢复生长。
抢耕种。对洪水淹没绝收的地块,指导老百姓因地制宜抢时补种改种速生早熟叶类蔬菜、秋洋芋、秋荞等适销对路、生育期适中、见效快的夏秋作物,杜绝因灾荒芜田土。从技术、物资、资金投入等方面做到早安排、早准备、早动手,提早安排晚秋耕作,组织农民搞好“小秋收”,做到以秋补夏,以副补农,尽力弥补损失。全区挤出资金10万元采购蔬菜种子1万袋,对绝收的地块进行补种。同时,全区计划晚秋作物面积达到5万亩。
管肥水。坚持以肥水管理为中心,切实搞好科学施肥,着力提高单产增收。水稻重点搞好排水晒田、施肥调控、提高上林成穗率;玉米重点中耕垒蔸、追施攻苞肥,促进穗大粒多。全区共施配方肥300吨。
防病虫。切实加强害虫害综合防治,搞好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及时发布信息,制订防治预案,抓好防治工作。重点病虫、重点区域实施重点防控。全区开展统防统治8.56万亩次,打好歼灭战,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抓指导。组织农业科技人员126人次深入受灾第一线,搞好灾后改种、补种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灾区群众抓好抗灾自救,尽力弥补灾害损失。共召开各类培训会32场次,印发技术资料3万余份。
抢耕种。对洪水淹没绝收的地块,指导老百姓因地制宜抢时补种改种速生早熟叶类蔬菜、秋洋芋、秋荞等适销对路、生育期适中、见效快的夏秋作物,杜绝因灾荒芜田土。从技术、物资、资金投入等方面做到早安排、早准备、早动手,提早安排晚秋耕作,组织农民搞好“小秋收”,做到以秋补夏,以副补农,尽力弥补损失。全区挤出资金10万元采购蔬菜种子1万袋,对绝收的地块进行补种。同时,全区计划晚秋作物面积达到5万亩。
管肥水。坚持以肥水管理为中心,切实搞好科学施肥,着力提高单产增收。水稻重点搞好排水晒田、施肥调控、提高上林成穗率;玉米重点中耕垒蔸、追施攻苞肥,促进穗大粒多。全区共施配方肥300吨。
防病虫。切实加强害虫害综合防治,搞好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及时发布信息,制订防治预案,抓好防治工作。重点病虫、重点区域实施重点防控。全区开展统防统治8.56万亩次,打好歼灭战,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抓指导。组织农业科技人员126人次深入受灾第一线,搞好灾后改种、补种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灾区群众抓好抗灾自救,尽力弥补灾害损失。共召开各类培训会32场次,印发技术资料3万余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