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新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关于报送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 详情
关于报送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索 引 号 : 008463720/2014-00008 发布机构: 陈家乡 成文日期: 2013-12-10
发布时间: 2013-12-10 发文字号: 公文种类:
有 效 性 : 有效 字体: [ ]

 

 

 

 

 

 

 

 

 

 

 

 

广朝陈委〔201343                   签发人:淡小平

 

中共广元市朝天区陈家乡委员会

广元市朝天区陈家乡人民政府

关于报送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的报   

 

区委、区政府:

陈家乡党委政府2013年工作总2014工作计划》已经乡党委研究同意,现予以报送。

特此报告

                         

中共广元市朝天区陈家乡委员会      广元市朝天区陈家乡人民政府

       20131210

 

 

 

 

 

 

 

 

 

 

 

 

 

 

 

 

朝天区陈家乡党政办                   20131210日印

中共广元市朝天区陈家乡委员会

广元市朝天区陈家乡人民政府

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我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振兴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的主题,突出以“稳定增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基调,狠抓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工作重点,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全乡和谐稳定,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实现。2013年,全乡生产总值6562万元,增长13.5 %;农民人均纯收入5387元,人均增加759元;粮食播面20300亩,总产量3640,人均有粮600公斤;油料产量272吨,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97.3%104.6%。完成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个,签约资金2000万元,引进到位资金1000万元。规下工业实现总产值100万元,培育接近限额以上标准企业1家。

一、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农业产业化建设持续推进

今年以来,乡政府始终把抓产业、调结构、促增收、求突破作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增收的主要途径。核桃、畜牧、食用菌、劳务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1、核桃产业突破性发展。在全乡建立了24个核桃示范组,3个专业示范村,以核桃新栽、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为重点,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核桃产量,增大产业效益。新栽核桃2152亩,建成1000亩以上示范点2个;完成核桃品种改良815亩,完成核桃管护6600亩;实现产量465.9吨。我乡通过现场培训,对成规模的村组织专业队集中进行统防统治,核桃病虫害防治面实现100%

2、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全乡生产三杂仔猪2.9万头;出栏生猪1.32万头;建成生猪养殖小区1个,新建规模生猪养殖场2个,培育养殖示范大户109户。新建肉牛养殖场1300平方米,存栏30余头。新培育黄羊养殖大户5户,户均存栏80余只。新建土鸡养殖场1500平方米,年出栏土鸡3000羽。全乡全年家禽出栏9.8万只。畜禽强制免疫病种防疫密度达100%,狂防犬只免疫率达98%;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按照“五统一”、“五到清”、“五不漏”的工作要求,切实抓好了动物防疫工作。

3、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建食用菌专业村1个,全村114户,种植香菇户数达90%5000袋以上农户达50%,年全乡共种植香菇120万袋。

4、劳务开发取得新成效。全年累计劳务输出216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326万元。加大劳务培训力度,积极协调朝天职中、广元康庄大道职业培训学校,扎实开展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全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00人次,扶持自主创业人员14人,共发放小额担保创业贷款13106万元。

5、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家庭农场经营新模式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家庭农场模式在青鹿村200亩的猪苓种植基地1个,目前已栽培100亩,预计产量可达70吨,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

(二)交通建设成效显著

1、加快通村通组公路建设进度。投入资金210万元,整治通村公路8公里。

2、加大对公路的管理力度。由于我乡今年多次遭受持续强降雨,造成乡内多条公路多处垮塌,严重影响了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乡党委政府一方面积极衔接区交通部门大力支持,同时组织群众进行抢险保畅,现场指挥、督促,发动广大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投工、投劳、集资等办法抢修损毁公路。目前,全乡损毁公路已全面修复,有效促进了我乡经济社会发展。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等重大政策机遇,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涉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新建沼气池70口;农村人畜饮水规划了五个村(银广村、柿子岭村、青鹿村、天井村、红坪村)11个组,建管道供水工程14处,蓄水池17处,可解决1400人的安全饮水,目前土建工程已全面完工。

(四)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1、粮食直补及良种补贴。全乡通过“一卡通”兑现粮食直补7581.473.44万元(其中粮食补贴6.69万元,农资综合补贴66.75万元)。

2、全面完成各类保险任务。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68268.7元。小额人身保险参保户达795户,收取保费79500元。新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8人,累计参保人数达2420人。

3、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141名义务教育阶段住校贫困生享受生活补助资金7.05万元;共发放“雨露计划”助学资金5.0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72名。

(五)民生工程深入实施

1、就业促进工程。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人;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1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06 万元,发放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80万元;完成劳动者技能培训100人,劳务扶贫培训27人;新型农民培训4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0人;扶持自主创业人员14人。

2、扶贫解困、教育助学及社会保障工程。全力抢抓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大机遇,通过发展产业,技能培训等手段实现年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18人;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参保参合率达到100%;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89人,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金2人,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4人,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解困23人,为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的基本辅助器10人,救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1人。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并提供教科书330人,发放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资助152人,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30人,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5人。新型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420人。

3、医疗卫生工程、百姓安居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参合农民住院费实际报销达60%;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8%;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58.8%,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达4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8%,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报销限额分别达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7倍,正常范围内住院费用保险比达到75%以上,已婚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免费普查831人,完成全年总任务的100%。符合生育政策并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51人;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9所。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70口。

4、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及文化体育工程。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和群众投资投劳,整治青平村通村公路8公里。加强森林管护,管护国有林27亩;实现了管护全覆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765.5亩;补偿集体公益林39210.61亩。免费开放乡镇文化站1个,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98场。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教育事业。今年以来,我乡大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教学质量逐年攀升。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深入研究并妥善解决留守儿童入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关心关爱教师和学生,开展一年一度的“六.一”、教师节慰问及优秀教师、优秀学生表彰活动。

2、医疗卫生事业。一是乡村两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全乡有卫生院1个,具备行医资格的门诊3个,卫生人员10人,卫生技术人员5人,乡村医生8人,基本满足全乡群众的健康需求。二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执行“医改”有关方针政策,“医改”成效明显,大大减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为零,为全乡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生殖健康体检。计生“三结合”具体帮扶措施和办法得到落实,全年新出生人口44人,其中一孩29人,二孩15人。无违法生育行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扎实推进。

4、民政工作。一是重视弱势群体帮扶工作,抓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纳入农村低保268796人、农村五保88110人、城市低保1828人。二是做好救灾帮扶工作。完成洪灾重建房屋3户,帮扶资金5.1万元。三是加强村务公开工作,按照村账乡管的规定,规范村级账务管理,按季度对所辖8个村村级账务进行公布。

5、武装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认真组织民兵整训整编,全面提升居民国防知识;通过大力宣传、认真组织,完成征兵17名送检任务,8名适龄青年通过体格检查、政治审查应征入伍。

6、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整体要求和部署,党委政府坚持把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充分发动群众,强化舆论宣传,突出工作重点,狠抓硬件投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场镇环卫所作用发挥充分,进一步加强了日常清扫保洁工作。二是重拳整治场镇卫生死角及沿河两岸、公路沿线的白色垃圾。规范垃圾清运,严禁乱堆乱放,定期填埋,无害处理。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落实5名清扫人员和1名环卫管理人员,实行辖区负责制,建立卫生评比制度,定期检查评比。四是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新建垃圾分类池2个、集中填埋池1个。五是彻底整治“五乱”现象。场镇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七)社会管理不断加强

1、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行政首长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构建乡、村、组和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站办所负责人的多级生产责任体系。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突出重要节会、重点时段、重点部门、重点对象的安全隐患排查。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大对违法销售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品的商店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等检查整顿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全年共进行安全检查24次,专项检查6次,检查出安全隐患32起,发出整改通知书2份,整治隐患32处,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面完成市级安全社区创建任务。

2、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一是整体联动防范工程纵深推进,全面实行“一把手”工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落实了综治专干,建立了整体联动防范机制,组建了治安联防网络,落实专人负责,各村农户实行群防群治。二是进一步完善了矛盾纠纷的定期排查、调处和零报告制度,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6件,调解率达100%。三是落实了信访责任制,健全了机构,实行科级领导包村制度,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同时继续开展书记接访和干部下访活动,一年来信访案件明显下降,未出现一例集体上访和进京到省上访事件。

3、社会管理不断创新。乡党委、政府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全面落实信访稳定工作“一岗双责”制,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四级调处机制,对矛盾纠纷实行组干部、村干部、联村干部及乡调解中心四级调处,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全乡信访量大减少;二是建立健全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平安乡镇”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落实了职责与任务,加强了领导,组建了“平安工作队”,积极开展治安巡逻、应急抢险、纠纷调处等工作,并建立了长效机制;三是树立了“主动维稳观”,强化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及时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四是开展整体联防和群防群治,完善了山湾、院落、店铺联防等治安、边际联防等安全防范机制,强化了网络建设。

(八)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加强

1、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把上级党组织对理论学习的要求列入2013年学习计划和季度学习安排,调整好学习重点,增加新的学习内容,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集中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3、村级党支部换届工作全面完成。根据全区村(社区)党支部换届工作的安排,我乡结合实际,依法开展了村党支部换届工作。通过本次村党支部换届选举,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扩大了党内民主,增强了党员和群众参政议政意识。

4、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全面推行党组织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积极推进政权公开透明运行,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整治村级软弱涣散班子,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全年新发展党员4名。

5、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和廉洁从政的规定,经常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各项廉政规定,从思想上筑牢防线。加强财务管理,实行“一支笔”审批制,严格财政收支两条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做到 “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节约、开源节流”,严格控制支出,对预算内外各项财政资金和专项资金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同时积极施行“乡财县管乡用,村帐乡管村用”,进一步规范了乡村财政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二是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不同程序的存在,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三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各项公益事业建设难度大;四是我乡属典型的林山区,缺乏工业支撑,财政增收形式单一,财政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五是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2014年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并有决心有信心继续保持陈家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我乡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抓好以核桃、畜牧、食用菌、劳务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注重产业化示范点建设,狠抓技术推广;二是扩大并新增种养殖规模,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购销和技术服务,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计划投资1864.56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争取得到落实,并在2014年开工建设。二是争取小农水利项目及其他项目,提升我乡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农田灌溉用水矛盾和纠纷,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为促进社会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粮食产量筑牢基础。

3、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搞好民政工作,全面完成区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任务。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工作,让全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好各项促农、扶农、惠农政策措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生态公益林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落实到位,保证各项政策不打折不走样。

5、切实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稳定低生育水平,规范群众的生育行为。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扎实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6、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增强安全监管力量,加大安全工作资金投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持对辖区内道路交通、消防、烟花爆竹及危化品、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检查,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7、加强社会创新管理工作。坚持党政主要领导是抓好平安建设及社会稳定“第一责任人”,及时预防和化解各种纠纷矛盾,确保无非正常上访事件,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力度。坚持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全乡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8、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一步我乡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一是着力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文化设施覆盖100%。二是着力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学校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培养文化艺术后备人才。建立基层文化队伍,培育和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构建乡、村、组三级文化志愿服务网络体系。

9、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工作,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全乡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引导乡、村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服务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党委、政府开展工作。落实好领导干部学习、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制度,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完善干部考核奖惩机制。认真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开展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活动。

10、继续加强廉政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各阶段工作,进一步健全机关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学习,努力抓好组织建设,着力改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和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主办: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
电话:0839-8622290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