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市级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站)工作总结的报告
市政务服务中心:
2012年上半年,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便民服务代办站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方便群众,提高效率为目标,创新政务形式,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相关办事程序。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便民服务代办站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沙河镇幅员面积61.5平方公里,辖9个村,总人口8335人;2010年12月设立镇便民服务中心,内设窗口9个,进驻工作人员20人;2012年5月全面建成村级代办站;在今年的创示范活动中,确立了镇便民服务中心和南华村创建市级示范型,其余村全部创建区级示范型的目标。
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一)集中办公。便民中心内设党政综合、农业综合、水务、广电、国土、计生、民政、财政等8个对外服务窗口,同时与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合并办公,增设劳动窗口1个,借鉴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前台后室工作机制,中心将凡进驻窗口的部门工作人员办公地点全部设在大厅,而站、办、所的办公室只能用于档案存放工作,这一举措从很大程度上规范了中心的坐班纪律,老百姓办事再无需楼上楼下东串西找。
(二)完善配套设施。一是完善服务设施。便民中心各窗口均已通过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统一招标采购,全额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群众休息椅等,中心为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让工作人员和老百姓都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工作办事环境,镇党委政府从相当紧缺的资金中挤出部分,为便民服务中心添置了空调、饮水机、便民服务热线电话等设施。二是完善服务机制。便民中心及村级代办站均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制度,内容涵盖工作纪律、考勤考核、责任追究、投诉、代办规定等,同时镇政府严格予以考核奖惩,各进驻中心的工作人员及代办员的考核结果将直接作为年度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三)倡导伸延服务。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代办站的工作不同于任何机关单位,可以按时正常的上下班,许多老百姓前来办事可能都面临着即将下班或已经下班的情况,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此项问题,积极制订激励政策,鼓励和倡导工作人员主动加班,延时服务。同时,为更好的配合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使招商引资项目能够“引得来,留得住”,号召工作人员不囿于厅内工作,而是在做好厅内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主动地为企业、群众,特别是残疾、困难群众开展上门服务工作。
今年上半年,便民中心共计办理各类事项4127件,解决矛盾纠纷12起,提供就业服务信息8条,解决就业人口21人。
三、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
我镇共9个村,在今年5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各村级代办站以服务村民每一天为宗旨,以“为人民办事,办好人民事”为出发点,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明确为民服务职责,扎扎实实的为群众服务,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
(一)全力推行坐班制工作。结合区纪委开展的村干部坐班工作制,制定出台了《村干部值班制度》,建立规范有效、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村干部值班制度,让村民随时能找到人、办成事。
(二)全面推行台帐管理。要求各村工作人员把记好“工作日志”作为每天的“必修课”,做到每天做什么,白纸黑字都有记载,促使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加压。
(三)全面公开工作业绩。进一步落实了村干部“三进一考”工作要求,以镇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为主任,实行三级代办,村主任党驻代办站进行现场办公,为群众节约了办事时间,省去了找人办事和往返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奔波之劳。同时将党务、村务、财务等公开工作纳入便民服务代办站,并按工作要求和群众需要适时做好公开工作,做到了党务、村务、财务行等公开事项“新、准、快”。
总之,通过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便民服务代办站这一有效平台,进一步转变了干部作风,方便群众办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借鉴好的经验,真正把便民服务中心及村便民服务代办站建设成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转变职能的示范工程、招商引资的窗口工程,再塑亲民、利民、为民、富民的政府新形象。
二0一二年六月三十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