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母东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近年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后恢复重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统一部署,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全民全域真抓实干,凝心聚力全力攻坚,较真碰硬狠抓落实,全方位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初步建立健全了网格化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创新了治理工作运行机制,夯实了治理工作基础,初步形成了治理工作的“常规化、常态化、长期化”工作格局,全区城乡面貌、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成立工作机构,强化组织保障。一是成立指挥部。按照上级要求,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由区委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任指挥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区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各乡镇、区级各部门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带头抓、党委副书记和分管副乡镇长牵头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机制。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落实一名责任心强的副职主抓,将任务分解到点、落实到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坚持用统筹的思路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合力推进”,各乡镇和区级各部门既各司其职、认真履职,保质保量完成各自任务,又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严格实行指挥长例会制度。坚持“边治理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实行治理工作例会制,按时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长例会,听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汇报,通报各乡镇各、各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查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出台具体办法和措施,促进了重大问题有效解决。三是拟定出台考核问责办法。研讨制定了《朝天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排名靠后的部门和乡镇进行严格问责,对受到省、市、区暗访组通报批评或电视曝光的乡镇和部门,除要严格问责外,还要扣减年度目标考核得分,使治理工作有了考核问责的刚性依据,促进了工作有效开展。
(二)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一是实施综合宣传。各级各部门采取设置永久性宣传标语、制发各类宣传资料、制作专项音像宣传资料、开辟电视专栏、播放公益广告、滚动播出电视标语等宣传形式,组织收看全民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在各中小学开设环境综合治理专题健康课,多形式、多渠道深入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引导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习惯,自觉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二是强化《条例》宣传。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区各乡镇、区级各部门将《条例》宣传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宣传,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及乡镇,分阶段、分层次召开会议,认真宣传、贯彻《条例》;制作《条例》宣传手册及时发放到区级各部门、各乡镇,要求广大干部职工主动学习《条例》;在城区LED显示屏及朝天电视台滚动播出宣传标语,将《条例》原文逐条播发,确保宣传到位、贯彻到位。三是注重活动宣传。以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八进”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全民清洁日”环境治理活动和“小手拉大手”、“给家长一封信”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城乡居民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提升文明素质。“八进”牵头单位真正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确保入脑入心,激发群众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全民支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不断强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一是充实人员,壮大工作队伍。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在城区及各乡镇配备了1214名清扫保洁人员,增强环卫队伍力量,将清扫保洁人员待遇提高至1000元/月;分别在羊木镇、曾家镇成立城管执法中队,并增聘10名年富力强的青年协管员充实城区执法队伍。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严格执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管重罚,促进城乡环境秩序化、规范化;在城区划定停车区域和停车线,实施停车有偿服务,启动了停车收费工作,聘请下岗职工、退休职工和城乡低保对象担任停车管理员,加强城区主干道等公共区域的停车管理和劝导,监督制止不文明行为,有效改善了车辆乱停等不文明现象。二是细化落实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推行“网格化+承包制”工作责任体系,细化责任分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逗硬落实部门责任。由区治理办牵头负责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具体负责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整治城区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环卫设施设备,规范管理城区街巷乱摆摊点、人行道车辆乱停等行为。交警部门负责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工商、建设、水务、环保等部门负责市场、工地、河道等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和秩序规范。各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严格落实“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责任制,逗硬日常清洁清扫制度,组织干部职工搞好机关环境卫生,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搞好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实行乡镇辖区负责制,各乡镇组织社区、村组,搞好社区、背街小巷、居住区、交通道路、农村环境治理,以及辖区市场、河道等重要区域的管理,加强乡村容貌整治,努力实现清洁化、秩序化目标。三是强化督促检查,严格逗硬问责。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跟踪乡镇、部门工作动态,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进行问责。在区级机关实行一周一评比制度,连续三次排位倒数第一的单位,要对主要领导进行问责。对乡镇每月开展一次暗访,对连续三次排名倒数第一的乡镇,要对主要领导进行问责。在区电视台和朝天门户网站设立专栏,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和曝光。被区内新闻媒体曝光的反面典型,其单位主要领导向区委、政府作出深刻检讨,并限期整改;被省市级部门和媒体曝光通报的反面典型,要对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严肃问责。设立“96198”服务热线,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监督,强化公众监督,凡群众举报的问题要求及时调查处理,相关单位必须在10日内给予回复;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涉及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深入现场,限时解决,确保工作落实。
(四)强力推进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城乡环境硬件基础。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整合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逐步完善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扩建垃圾处理场共12个,新增垃圾中转设施628个,新增垃圾桶、果皮箱1550个;完成农村改厕项目10805座,新建沼气池5500口。新(改)建羊木镇、曾家镇、中子镇、临溪乡、马家坝乡、宣河乡、陈家乡、两河口乡、汪家乡、李家乡10个农贸市场,新建临时停车场12处,投入近5000万元新建城区垃圾填埋场并投入使用,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集镇管理创造了条件,夯实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硬件基础。
(五)稳步实施各类专项行动,促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一是持续推进“五乱”治理。以保持常态为基础,在提高标准上下功夫,逗硬落实“门前五包、门内达标”管理责任,在抓好主要街区、重点城镇和主干线沿线“五乱”治理的基础上,切实加大背街小巷、边远乡镇等薄弱环节和死角顽症的整治力度。在城区设立了专用广告位,拆除非法户外广告,严禁悬挂过街横幅标语;加大了乱扔垃圾行为制止和处罚力度,劝导教育乱扔垃圾行为;规范设置市场摊位,治理城乡农贸市场,规范整治摊点乱摆和越门占道经营行为;在城区部分地段规划建设停车场,查处乱停乱放车辆;规范建筑工地,治理扬尘污染,清理建筑垃圾。按照“三个延伸”的要求,大力开展城乡结合部重点治理,确保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域覆盖。二是大力开展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结合新村建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风貌塑造、完善设施、规范秩序、提升居民素质为抓手,强力推进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村庄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有6个、环境优美示范村庄14个,基本形成了“一线一片”环境优美示范片。目前,正加快推进曾家镇等“一镇七村”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及申报工作。三是稳步推进风貌塑造。按照“四注重、四提升,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以规划为先导,注重发掘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实施风貌塑造,城镇品位和形象得到有效提升。截止去年年底,对曾家等12个乡镇进行了风貌塑造,建成了广陕高速朝天北段30公里新农村示范片。四是强力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建设。结合我区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全域覆盖”的原则,创新地摸索出“户收集,户处理”,“户收集,联户处理”,“户集、村收、乡(镇)处理”,“户集、村收、乡(镇)运输、区处理”,“户分类袋装、专业队伍收集运输、垃圾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五种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根据制定的规划,加快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强化队伍建设;对环卫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在乡镇建立了村建环卫服务中心,设立乡镇清扫保洁员,新增设公益性岗位158个(650元/人、月),配备比较固定的清扫保洁人员,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和清扫保洁、垃圾分类、清运等工作。区财政对村组清扫保洁人员以及村卫生监督员划拨补助资金(村清扫保洁人员300元/人、月;组清扫保洁人员200元/人、月;村卫生监督员50元/人、月);建立回收体系,有效利用资源,现已建成再生资源回收中心13个、区级龙头企业1个。全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镇品位日渐提升,发展环境得到逐步优化。
二、当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今年4月6日,省委、省政府在成都举行了四川省2011年度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命名大会,隆重表彰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2011年度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和优秀环卫工人。会上,刘奇葆书记指出,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蒋巨峰省长也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抢抓机遇”的意识,振奋精神,攻坚破难,努力实现城乡环境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市治理办对全市各县区环境治理情况进行督查暗访,将暗访结果进行排位站队并在全市通报,工作压力仍然较大,形势依然严峻。
就我区来说,当前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因我区财力有限,资金来源缺乏,2012年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预算较少,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治理经费和设施建设仍严重不足,城乡市政环卫基础设施设备老化,许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乡镇至今没有垃圾填埋场点,给城乡环境治理工作造成很大难度。
(二)清扫保洁队伍不够稳定。由于今年全区公益性岗位数量减少,使得通过公益性岗位来解决城区和乡镇清扫保洁人员难度相对加大,清扫保洁无法达到“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的要求;因养老保险等问题,全区清扫保洁队伍不够稳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部分乡镇、部门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存在被动、厌战、埋怨、畏难等不良情绪,突击应付现象比较明显,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导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难以巩固,部分乡镇“五乱”现象有所反弹。
(三)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目前仅有城区、曾家镇和羊木镇建立了城管执法中队,有了专门的执法队伍,其余乡镇尚未落实专门的执法队伍,没有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资格,管理难度较大。
(四)部门协调难度较大。虽然上级明确了公路、铁路沿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但对区境内宝成铁路、二专线的环境治理工作我区没有管辖权,只能通过协调方式进行治理,地方党委政府协调难度较大,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导致二专线及宝成铁路沿线“五乱”现象时有反弹,客观上也给地方党委政府增大了工作压力。
(五)习惯养成教育任重道远。广大城乡群众卫生习惯和意识与城镇的发展不相适应,群众良好卫生行为养成差,宣传教育还需加强,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乱倒污水、乱丢垃圾的现象还依然存在,群众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措施
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具体体现,针对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区人民政府将审时度势,迎难而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强化硬件保障,进一步抓好城乡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先行,从主干线、主城区、重点乡镇、中心村抓起,加快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市政管网、市场、交通等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切实解决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问题。进一步加大城乡风貌塑造特别是城镇风貌塑造的推进力度,切实提升城乡形象和品位。
(二)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城乡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治理工作,逐步破解资金瓶颈;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逐步完善新成立机构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在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充分整合公益性岗位,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清扫保洁人员及执法人员,力争年内解决城区环卫、协管养老保险问题,确保队伍的稳定性,逐步提升工作效率。
(三)坚持常态化治理,持续巩固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执法行为“三个规范”,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不断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着力健全经费保障、考评激励、督查问责等机制,进一步整合城乡各类管理资源,创新城乡环境管理模式,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四)坚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特色重点工作。大力开展“五乱”治理,持续推进“三延伸”工作。将108国道(沙河镇南华村至棋盘关)、大杨路(大巴口至杨家岩煤矿)、中荣路(中子镇至荣山镇)沿线列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通道建设的重点;稳步实施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认真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以及省“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深化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完成市下达的1镇7村示范创建任务,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整体推进;进一步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以“环境治理宣传提高年”为契机,持续推进“八进”和“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大力开展《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广元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等条例规章的学习宣传活动,着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重点工程、系统工程,必须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态度上更加坚决、措施上更加有力,才能取得工作实效。区政府将牢牢把握“加快振兴发展,推进全面小康”主题,突出“保增势、保稳定、快发展”工作基调,以“建设生态文明繁荣和谐新朝天”为统领,全面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优良、人民幸福和谐的新朝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