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新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朝天区畜牧食品局关于切实加强炭疽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 详情
朝天区畜牧食品局关于切实加强炭疽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文日期: 2012-12-19   发布机构: 区农业局
【字号:
打印

 

 

 

 

 

 

 

广朝牧发〔201265

 

 

广元市朝天区畜牧食品局

关于切实加强炭疽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局内各股室:

    当前正值汛期,降雨频繁,高温多湿气候促使炭疽等人畜共患病发生的风险加大。极个别地方发生炭疽病例,给社会造成危害,根据农业部、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抓好区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
    炭疽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各站务必要高度重视。强化炭疽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一旦发现具有急性、高热性、败血性死亡等疑似病例特征症状的,要立即按技术规范处理,并迅速上报。

    二、加强学习,全面掌握炭疽病例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

    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因人和动物食入或其他途径侵入炭疽杆菌芽孢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炭疽杆菌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使皮肤坏死形成焦痂溃疡与周围肿胀和毒血症。也可以引起肺炭疽或肠炭疽,均可并发败血症。

   (一)发病症状

    本病主要呈急性经过,多以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血液呈酱油色不易凝固、尸僵不全、腹部膨胀为特征。

  牛:体温升高常达41℃以上,可视黏膜呈暗紫色,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呈慢性经过的病牛,在颈、胸前、肩胛、腹下或外阴部常见水肿;皮肤病灶温度增高,坚硬,有压痛,也可发生坏死,有时形成溃疡;颈部水肿常与咽炎和喉头水肿相伴发生,致使呼吸困难加重。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亚急性病例一般经2-5天后死亡。

  羊:多表现为最急性(猝死)病症,摇摆、磨牙、抽搐,挣扎、突然倒毙,有的可见从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黑红色血液。病程稍长者也只持续数小时后死亡。

   (二)病理变化

  严禁在非生物安全条件下进行疑似炭疽动物、炭疽动物的尸体剖检。

  1、死亡患病动物可视黏膜发绀、出血。

  2、血液呈暗紫红色,凝固不良,粘稠似煤焦油状。

  3、皮下、肌间、咽喉等部位有浆液性渗出及出血。

4、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潮红。脾脏高度肿胀,达正常数倍,脾髓呈黑紫色。   

    三、严格规范,强化应急处置和疫源净化 

进一步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制定防控预案,加强疫苗、消毒药及应急物资准备,一旦发现疑似疫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将发病动物隔离,限制其移动。疫控中心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采样、确诊。坚决果断处置疫情,严格按照《炭疽防制技术规范》对发病动物进行无血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圈舍环境进行严格彻底消毒,防止病原污染环境。对疑似炭疽病畜要严禁随意解剖,必须按焚烧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置。对确诊为炭疽病例的除按规定程序上报外,对病害染疫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进一步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切实落实报检制度,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执行外引牲畜申报、审批制度。加强屠宰检疫工作,发现发病、死亡畜禽严格按照“四不一处理” (即不宰杀、不食用、不销售、不转运、进行无害化处理)规定执行,杜绝染疫动物产品流入市场。在屠宰环节中,一旦发现疑似炭疽病例特征症状的,要立即封锁现场,按规定上报情况,严格处置,严格产品上市销售。
    五、广泛开展宣传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炭疽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提高村级疫病监测人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加大对动物饲养、诊疗、屠宰、加工、运输、经营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养殖户和畜禽经营户的科学防病意识,使广大群众和从业者充分认识炭疽的严重危害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主动做好防治工作

特此通知

 

 

 

                              一二年九月三日

 

 

 

 

 

 

 

 

主题词:动物疫病  炭疽△  防控  通知

抄送:市畜牧食品局,区委办,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区委农工委,区卫生局,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大队),区疫控中心。

广元市朝天区畜牧食品局办公室         2012年9月3

(共40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主办: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
电话:0839-8622290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