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新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工程全面启动 资金逐步到位——2012年10月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统计分析 » 详情
工程全面启动 资金逐步到位——2012年10月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统计分析
发文日期: 2012-12-20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
【字号:
打印

工程全面启动   资金逐步到位

           ——201210月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统计分析

 

一、项目工程启动建设情况

(一)乡村公路建设:计划在朝天镇青云村、宣河乡龙门村等8个乡镇13个村新改建乡村公路42.5公里,其中:新建山重四级碎石泥结公路7.5公里,改建山重四级水泥砼公路35公里。截至201210月底,该项目建设涉及的13个村已全面启动。完成路面基础工程18公里,基本竣工13公里(改建水泥硬化公路10公里,新建碎石泥结公路3公里),完成计划任务的31%。其中,朝天镇青云村,宣河乡龙门村、宣河村,中子镇中合村、高车村启动迅速,建设进展较快,建设质量较高。

(二)人畜饮水建设:计划在朝天镇青云村、宣河乡龙门村、宣河村3个村建设集中供水6处,建蓄水池1017900立方米,建饮水渠(管)48公里,解决21853568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截至目前,项目涉及的3个村已全面启动工程建设,动工开挖水池(窖)52口,完工352500立方米,建成饮水管道15公里,解决了660人、1140头牲畜饮水问题。其中,朝天镇青云村人饮工程进度较快。

(三)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在全区范围内搬迁农户3841484人,建蓄水池()360立方米,铺设引水渠(管)21.1公里,建乡村公路18.21公里,建设住房44520平方米,建附属设施11520平方米。截至10月底,涉及第一批次搬迁农户的157户已全面启动,基本建设完成搬迁农户48180人。第二批次搬迁计划已下达,正在进行第二批搬迁农户基本情况的核实和搬迁实施方案的编写。目前,共建成蓄水池100立方米,铺设饮水管道6公里,改建村、组道路1.5公里,新建住房5300平方米,建附属设施1500平方米,分别占计划的12%12.1%27%8%11%13%

(四)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国家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龙洞背至转斗铺乡村道路工程计划建设乡村公路20公里,建设标准为山重四级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4米。截止目前,龙洞背至转斗铺公路改造工程所涉及的宣河乡、中子镇、转斗乡等3个乡镇已全面启动建设,已完成该道路基础工程15.5公里,完成泥结碎石路面铺设11公里,占计划建设任务的55%

二、资金投入情况

2012年度以工代赈项目计划投资2703万元,其中,投入以工代赈资金2240万元(预算内资金9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890万元,示范项目资金40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463万元。截至10月底,市财政到位我区以工代赈资金750万,占以工代赈资金计划的33%;区财政划拨项目资金305万元,占到县区资金的40%

全区共完成项目投资470万元,占计划投资的17%。其中,以工代赈资金完成投资305万元,占计划资金2240万元的40%。分项目完成情况为:预算内项目完成投资115万元,占计划1264万元的9%示范项目龙转公路完成投资200万元,占计划460万元的44%,其中,以工代赈资金完成投资200万元,占计划400万元的50%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成投资155万元,占计划979万元的16%,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中央基金完成投资105万元,占计划890万元的12%

三、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工程建设进展较快

2012国家以工代赈示范项目——龙洞背至转斗铺乡村道路工程,计划建设乡村公路20公里,其中:宣河乡境内公路里程为8.4公里、中子镇境内公路里程为7.4公里、转斗乡境内公路里程为4.2公里。建设标准为山重四级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度4.5,路面宽度4。按照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的意见,结合我区实际情况,该项目由区交通局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宣河乡、中子镇、转斗乡等项目乡镇组织村民自建。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区以工代赈办、区交通局落实专人,深入到乡镇到建设现场,规划指导、督促进度、督查质量,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项目建设进展较快。截止10月底,宣河乡、中子镇、转斗乡等3个乡镇全面启动项目建设,已完成该项目基础工程15.5公里,新建盖板涵535,铺设涵管48 ,开挖土石方2427立方米,填方6610.9 立方米, 浆砌挡墙473 立方米,铺设泥结碎石路面11公里。

四、以工代赈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自龙洞背以工代赈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实施以来,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会同以工代赈办、交通运输局、水务局、规划建设局及项目实施乡镇,深入实地,统筹规划,现场落实,于今年4月份提前启动了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截止目前,龙洞背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所涉及的朝天镇青云村和宣河乡龙门村、宣河村全面启动项目建设,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基本建成乡村公路20.6公里,全面竣工水泥硬化公路12公里,其中:陈家坝至龙门村54公里;龙门村1394公里;古家山漫水桥至宣河村123公里,至宣河村3组樊家沟2公里;宣河村5组刘家弯至任家坪2.1公里;青云村村委会至乱石子5.5公里。新建水窖352050立方米,集中供水6处,蓄水池450立方米,铺设PE管道15公里,其中:龙门村1组建集中供水1处,建蓄水池80立方米,铺设PE管道3公里;龙门村3组建集中供水1处,建蓄水池60立方米,铺设PE管道4公里;宣河村12组建集中供水1处,建蓄水池80立方米,铺设PE管道6公里,青云村5组建集中供水2处,建蓄水池3150立方米;青云村6组建集中供水1处,建蓄水池280立方米,铺设PE管道2公里。新建核桃园区1个,建园区生产道2公里,生产便道0.6公里,建蓄水池1100立方米;新发展核桃1250亩;新发展小水果100亩;培育核桃产业协会1个,推广核桃丰产技术,培训群众2010人次。农居风貌塑造337户,房屋勾檐座脊1592间,外墙粉刷66200平方米,庭园美化7700平方米,庭园绿化2580平方米,硬化院坝17693平方米、硬化入户路6225米;建沼气池359口,并配套改厨180户、改圈273户、改厕285户、新建沼气307口,并在龙门村9组建设新农村示范点一个共35户。项目区已基本实现“四改”、 “五通”,片区建设已经成为了朝天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

五、主要抓建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建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以工代赈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帮助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同时,把以工代赈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明确区级各相关部门和项目乡镇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项目建设领导到位,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建有成效,形成了区级相关部门和项目乡镇履职到位,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科学规划,快速启动。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制定详实的实施规划,并深入实地,充分征求基层组织及广大群众意见,多方案比选,加强勘测设计,使项目规划符合实际,科学合理。项目计划下达后就提早组织项目实施,及时启动项目建设。在龙洞背以工代赈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和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龙转公路改造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省以工代赈办规划批复一下达,我区就立即启动了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组织有序,工程进展快、质量高。

三是广泛宣传,积极发动。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工作始终贯穿“为农民,靠农民,让农民做主,使农民受益”这一理念,集中民意,依靠民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认真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召开动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议,与群众座谈,发放明白册、宣传单、招贴画等多种形式,宣传以工代赈惠民政策,提高群众对以工代赈项目的了解,充分调动项目区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科学组织劳动力,为项目顺利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规范管理加强指导。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以工代赈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明确项目主体,相关责任到人。按照工程设计标准、建设内容和规模,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群众参与工程建设,部分投资和建设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施工等环节必须实行招投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管领导经常汇同区以工代赈办、区交通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局、区财政局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到项目乡镇和建设现场,指导项目建设和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落实意见,为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提供技术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主办: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
电话:0839-8622290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