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坝乡创新村干部管理机制调研
目前村干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马家坝乡位于朝天区北部,全乡辖8个村43个村民小组1136户4127人,村三职干部24人。今年下半年,马家坝乡党委深入村组调查研究,发现了不少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认为怎么干都是吃“大锅饭”。二是有的村干部认为我们是村民直选产生的,乡党委、政府无权罢免,我行我素,对乡党委、政府要求协助的工作不认真抓。三是不少村干部思想僵化,观念陈旧,缺点子、少办法,尤其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驾驭复杂局面,解决棘手问题等方面,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极不适应,与群众想富、盼富、求富的愿望有较大差距,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创新村干部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村级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具体承担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肩负着上传下达、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对村干部推动发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管理好村干部队伍,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家坝乡村干部管理机制方面的具体创新措施
针对目前村级干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马家坝乡党委多次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办公会,分析形势,统一思想,一致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工作的落实、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无人干事、不会干事”的问题,必须创新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的新机制,形成更为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一、科学公开选拔任用
村干部的选拔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任村干部。村党支部成员按照“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党内选举”的程序产生,选举结果报乡党委审批任命。村委会成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四川省村民委员会选举条例》等法律规定依法选举,选举结果报乡人民政府备案。届中调整的干部按照“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决定,代理工作,期间试用,届终选举” 的办法使用。
村“三职” 干部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开展工作,既有分工又要协作,分工不分家,严禁脱离党的领导各自为阵。群团工作实行兼职,兼职不兼薪。文书兼计生工作。
一、 颁布村干部“十要十不准”行为规范
村干部行为规范必须做到“十要十不准”。⑴要政治坚定;不准动摇信念、丧失立场;⑵要服从安排,不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⑶要作风民主,不准横行霸道,欺压群众;⑷要勤俭节约,不准讲排场,浪费民财;⑸要求真务实,不准欺上瞒下,弄虚作假;⑹要办事公道,不准以权谋私,优亲厚友;⑺要依法遵规,不准违法办事,违法立约。(8)要以大局谋事,不准以个人好恶作决策,个人主义、官僚主义胜行。(9)要雷厉风行,不准软拖硬抗,延误时机。(10)要团结共事,不准拉帮结派,背后发杂音。
二、 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作为村干部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乡党委负责制定村干部教育培训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一般实行以会代训。积极推荐村干部到上级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学习。教育培训内容应结合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理念,党的基本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党纪法规,形势政策,农村实用新技术,领导科学及其他相关的知识等。同时建立村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创新培训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党员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
三、 创新完善村干部考核考评机制
采用年度考核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年度考核,由乡党委组织实施;村级计生专干的年度考核,由村党支部和乡计生办组织实施。考评考核的内容主要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首先按照“一述三评”对村干部进行考评考核。每年应召开由党员、村民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测评会议,参会人数不得少于村总户数的60%。对村干部进行测评,会议由乡党委派人主持,所有村干部在大会上要进行述职述廉。村干部年度考核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划分考核结果。综合测评优秀票占90%以上的为优秀,得称职票占80%--89%的为称职,得基本称职票60%--79%的为基本称职,得不称职票在60%以上的为不称职。对评为优秀等次的村干部,乡党委、政府将综合村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情况,按30%的比例进行年度表彰奖励。对村干部实行年度测评,由群众测评和乡党政班子成员、乡干部和单位负责人测评两部分组成,测评分值各占总分值的50%。
从十个方面确定考核不称职依据:⑴政治立场不坚定,散布各种谣言,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⑵组织纪律淡薄,无正当理由连续10天以上不履行岗位职责的;⑶矛盾纠纷、群众诉求排查处理不力,造成上访或治安、刑事案件等严重后果的;⑷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大部分群众不认可的;(5)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群众反映强烈并查实的;(6)因工作不力,年度内工作有两项以上没有完成任务的。(7)年度内累计5次以上不参加乡、村召开的各类会议;(8)软拖硬抗,年度内有两次(项)工作没有按期完成任务或年度内有三次没有按期报送表册或资料的。(9)因工作不力或其他原因,年度内受到过诫勉甚至党纪等处分的;(10)违反法律政策的规定,受到党纪处理或行政处罚的;对于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的,扣发工资10%绩效工资部分的50%,同时扣发年终政府奖金50%;评为不称职的扣发工资中10%绩效工资部分的100%,同时扣发年终政府奖金100%。
五、确定各项工作制度,完善监督约束
在上班制度方面,要求村干部原则上实行坐班制度,坐班办公人员为村三职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办公地点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坐班时间为每周星期一、三、五(上午9:00~11:00,下午14:30~17:30),其中:星期三上午为村三职干部联合办公、处理问题时间。各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要对村干部作好考勤记载,每月将考勤表交乡考核领导小组。凡未考勤或未交考勤表的视为村干部当月未上班,将按有关规定处理幷停发当月工资。
规范村重要事务决策程序。凡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共建设项目、财务收支、村集体资产处置等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一般先由村党支部会议研究,再召开村民委员会议讨论提出议案,提请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表决通过。重大事项须由村“两委”共同研究,实行联签,按规定上报审批和登记。
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和管理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每季度至少公开一次,村务公开由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全程监督。监督小组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定期向村党支部、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报告村务公开监督工作情况,反映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群众满意,干部满意。监督组成员必须做到处事公正、热心服务、代表群众依法进行理财监督。
实行村级事务民主报告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级事务报告会,召开时间根据工作情况确定。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也可以邀请部分村民参加。会议主要内容为一年来村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村重大事项、财务收支、集体资产处置及村民关注的问题。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应及时研究处理,处理结果以一定方式给予反馈。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严格实行村财乡管、组财村管,严格大额资金(指1000元以上)动用报乡政府批准关和会计审核关。村报帐员每月将村收、支票据建好日记帐后交乡会计中心委托会计;乡委托会计要每月处完会计帐目并每季度对村级财务进行一次审计,审计重点为非生产性支出、瞒报、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等,同时加强对村主要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乡会计核算中心出具审计结果由村在年度召开的村级事务报告会上通报,并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严格审批程序,村收、支票据由村民主理财监督组审查签章(字),村主任审核,支部书记审批,报帐员计帐报帐,乡长复核,会计中心建科目帐的程序。
建立谈心谈话制度。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找“两委”成员谈话两次,及时沟通思想,增进团结。对干部思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并及时解决。
马家坝乡村干部管理机制创新后取得的效果与经验
通过创新村干部管理制度,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对党的领导的服从性加大,我们在村干部队伍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收获:一是要加强党对村干部的领导,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使村民自治工作自觉地置于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健康发展,使村干部真正成为党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中坚力量。二是要实行奖惩结合,要加强对村级组织的领导必须关心村干部的生活,村两委干部既承担了维护农村稳定的重任,又肩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担,工作难度大,待遇方面却相对较低,因此对工作出色的村干部加大奖励力度,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便调动起来了。
村干部管理机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才能保证农村工作的优质高效开展。创新乡村干部工作机制管理机制,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乡镇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努力,不断完善村干部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村两委的服务效能,让村两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更大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