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及乡属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我乡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现就做好2012年我乡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政府依法行政、村民依法自治的必然要求,是规范行政权力、建设服务、透明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有效预防行政权力腐败的重要途径。我乡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实这项工作。通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确保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要把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成效作为衡量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标志,作为检验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主要内容。
二、进一步规范政务村务公开
1、规范公开内容。要按照全乡统一编制的党务村务公开目录和公开表格样板模式,把党务工作、政务村务工作、惠农政策落实、专项资金使用、村财管理、土地村建、工程招投标、项目承发包、计划生育、以及“一事一议”等作为公开的重要内容,分门别类予以公开。特别是要将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对村集体所有的收入、支出项目要逐笔据实公布明细账目,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不得设“其他”项目,不得简单地将财务报表一贴了之,真正做到每笔收入有具体的来源,每笔支出有明细的支出项目及经手人,真正让群众看得懂,看得明白。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村民的要求,及时调整、充实村务公开的内容,真正做到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以一定的形式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2、规范公开时间。要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采用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进行公开。严格按照公开事项的性质,实行年度公开、季度公开、月公开。对项目发包、工程招标、土地使用、筹资筹劳、救灾救济等临时性工作要及时公开,对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听证会等会议讨论形成的决定、决议及其他实施情况要在第二日立即公布,需上级批复的,收到批复后立即公布。每月5日为全乡村务公开日。
3、规范公开程序。村务公开的事项先由村民委员会提出,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查、补充、完善后,交由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确定,再由村民委员会通过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开。村务公开内容要一式两份,一份公开,一份存档。村委会要制定村务公开内容清单,每月5日前,将上月村务公开内容清单上交乡纪委备案。对于重要村务活动,应事前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听证会等进行民主决策,事中由党员和群众代表参与监督管理,事后向群众公开办理结果,确保群众满意。
4、规范公开形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村委会办公场所前或群众习惯聚集、便于观看的位置,统一新建村务公开栏。新建公开栏原则上采用防雨型、橱窗式,按照党务公开、涉农政策、土地村建、财务公开、社会事务公开、计划生育、其他公开七个栏目进行设置。在村务公开栏旁要设立村民联系箱和联系电话,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或建议。要统一以公开栏公开为主,同时可以通过广播、有线电视、网络等媒体,或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户代表会议、党群议事会、民主听证会、质询会或发放表格、明白卡、书面资料到户等形式进行辅助公开,使村务公开形式更具实效性。
5、规范公开档案。村务公开工作由村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并确定专人具体负责,确保群众对公开的事项“看得到、看得实、看得清、看得全、看得懂”。村务公开工作必须建立台账,对村务公开各项活动及公开内容要有记录。《村民代表会议记录》、《村务监督委员会会议记录》等相关会议记录和有关资料要齐全和规范。为方便查找,所有资料要规范分盒存档。
三、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1、健全和完善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制度。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要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和户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等,明确规定村干部的职责、村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对经济管理、社会治安、移风易俗、计划生育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要用制度来规范村干部和村民行为,不断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2、健全和完善村务决策听证制度。坚持把村务决策听证作为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规范村级民主决策和程序,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要坚持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包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征地拆迁、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招投标、救灾救济优抚款物分配、低保和医保对象确定、村干部补贴、招商引资、企业(耕地、山林、滩涂等)发包、兴办村集体企业等重大村务以及村民反映强烈的其他事项,都要实行民主决策,纳入听证内容,听取村民意见,接受村民监督,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
3、推行“四议两公开”村务决策机制。涉及本村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即采取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户代表)会议决议,做到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四、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1、完善村务监督制度。推行村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询问质询等民主监督制度,定期对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要根据村级组织换届后人事变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民主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等监督机构和监督力量,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户代表会议,从有较高威望的村干部、党员和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任期与村委会的任期相同,可连选连任。要经常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加强社会监督体系建设。要建立多方位一体的社会监督网络,加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参与力度。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风廉政监督员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检查、视察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监督、指导,推动工作落实。要注重发挥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好的典型,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建立健全群众监督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做好在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的工作。要对村务、财务情况进行张榜公布,安排专门时间听取村民反馈意见,由村主干直接解答村民的咨询,直接接受村民的监督。
3、完善村干部的激励约束制度。要大力宣传、鼓励和表彰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干部,切实维护和保障村干部的合法权益,以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中违反程序、独断专行以及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村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弄虚作假、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干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户代表)会议有权提出批评要求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是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的,按党内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是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的,依法予以罢免。
五、进一步加强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领导
(一)加强领导。要切实增强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调整充实村务公开工作小组的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镇组织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职责,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和引导各村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各挂钩领导、驻村工作队要把规范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指导,抓出成效。各村要把加强和改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村书记亲自抓、负总责。村党支部要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和支持农民群众依法参与村务管理,监督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
(二)强化督查。要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纳入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个人评选先进和奖惩的依据。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和不定期对各村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不按时公开村务或公开不规范的村,将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群众反映上来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研究,认真加以解决,并把处理结果向群众反馈;对干扰村务公开或对举报群众进行打击报复的,要严肃查处。
(三)创建典型。坚持抓示范、树典型、带全面,是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从今年起,要全面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创建活动,计划用两年时间使全乡6个村达到示范村要求,并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创建工作纳入年度考评。要善于总结推行典型经验,积极探索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深入开展。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日
主题词:政务村务 民主管理 实施意见
抄 送:区民政局
广元市朝天区鱼洞乡党政办 2012年11月10日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