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63616/2012-09999 | 发布机构: 马家坝乡 | 成文日期: 2012-12-25 |
发布时间: 2012-12-25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其他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广朝马委发〔2012〕32号
中共广元市朝天区马家坝乡委员会
关于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工作预案
为切实维护我乡社会的安定和稳定,确保实现党的“十八大”期间坚决不发生重大政治事件、不发生非法聚集事件、不发生大规模群体事件和暴力恐怖事件的“四个不发生”和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两个确保”的硬目标、硬任务,全力维护全乡社会稳定。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定我乡预防和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工作预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预防、制止和妥善处理各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全力维护我乡社会的稳定。
二、预防机制
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原则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矛盾纠纷调处原则,建立乡、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
1、村级机制建设,各村应健立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配齐配强人员,确保有效地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2、大力加强情报网络建设,准确掌握社情动态,确保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准确高效。村调解信息联络员应将掌握的情况信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乡矛盾调解中心、乡联系村领导报告。乡矛盾调解中心及时与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联系,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做好协调化解工作,并掌握动态信息,向领导反馈。
3、切实做好群众来访工作,努力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接待人员应以热情缓和的态度接访来访者,对上访人反映的问题,接待人员要认真听记,做到尽可能全面、具体,如来访人数和代表人员、来访人单位或地址、反映问题的事由等都要记录清楚。同时向来访群众做好法律、政策解释工作,对不符合解决条件的要表明态度,并做好疏导工作。对有可能越级到市、去省、赴京上访苗头的群众,要宣传好《信访条例》和有关法规。
三、处置机制
(一)工作原则:坚持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坚持以疏导为主、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教育多数、重点打击少数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处置的原则;坚持分清矛盾纠纷的性质、分别对待的原则。
(二)对待群体性上访工作要求对待群众酝酿上访情况的工作措施
1、做好案情登记和有关情况的记录备案。
2、领导报告制度,对出现规模较大、情况特殊的案情,应迅速以书面形式向分管领导报告。
3、乡矛盾调解中心应及时与各村、各部门负责人联系,尽快开展调查,与上访人员特别是组织者谈话,耐心听取他们的反映,做好思想引导和说服教育工作,努力使在未形成前得以化解。同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整理,拟写好情况报告,提出工作对策和处理意见,上报给有关部门和领导。 4、做好案情处置的小结。
(三)对越级到区集体上访的工作措施
1、各村、各部门迅速向乡矛盾调解中心报告信息,包括上访的起因、人数、去向、上访要求和处理对策等。
2、由乡矛盾调解中心向乡主要领导报告情况。
3、对两次重复到区上访的,乡主要领导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参与处置和劝返工作。
4、对问题重要、情况特殊的应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对越级到市、去省、赴京的集体上访的工作措施
1、迅速将越级上访的原因和基本情况传真给上级信访部门,做好衔接,同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2、上级信访接待处要求派员协同处理的,各村、各部门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尽快派出有工作经验,善做工作的同志赶到现场做好劝返工作。
3、派出的同志应保持与乡领导及乡矛盾调解中心的联系,便于沟通情况,在做劝返工作的时候,要积极开动脑筋,倾听上访人的意见,着力做好思想疏导工作。
4、配合处理好善后问题,并做好案情处置小结。
(五)对突发性事件及规模在20人以上集体上访的工作措施
1、 各村、各部门要及早按突发事件处置办法,将情况迅速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与区维稳办、公安部门联系,避免事态扩大。
2、各村、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做好接待工作,要群众派出不超过5名代表反映问题,同时及时与信访局领导联系,沟通信息,共同做好工作。
3、接待领导和信访部门要尽量让群众把话讲完,避免矛盾激化,把有关情况及时通报乡主要领导,必要时请主要乡领导亲自出面接待。
4、信访干部和其他干部要随时观察动向,果断处置,如严重影响交通、通讯及妨碍公务的人和事,要及时与公安联系,迅速地加以处置。
5、凡属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事,接待人员应果断表态,既要理解和支持上访群众,维护其正当的权益,又要避免事态恶化。
6、做好工作小结。
2012年9月28日
主题词:突发 群体 事件 预案
抄送:区委办、区政府办、区群工局、区维稳办。
广元市朝天区马家坝乡党政办公室 2012年9月28日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