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新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朝天区2012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 详情
朝天区2012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发文日期: 2012-12-28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
【字号:
打印

朝天区2012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1治理“五乱”和推进“三延伸”工作有新进展坚持把“五乱”治理和“三延伸”工作作为当前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一是突破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深入整治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和道路沿线,以及边远乡镇和村庄等区域的环境治理,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二是进一步落实环境治理责任区制度,重新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健全管理体系,各单位严格实行门前“五包”,门内“达标”制度,规范管理,标本兼治,坚决防止反弹,切实巩固治理成效;全年累计组织清洁卫生人员4262人次,清理卫生死角283处、清理积存垃圾6500余吨、发放市容整治整改通知书58份,取缔违章占道经营摊点388处(含流摊),整改和规范流动商贩及越门占道经营564处,暂扣违章物品281件,批评教育人员255人次,拆除各类户外广告设施共计63处,治理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停放4293辆,处罚987车次,规范建筑工地打围排水沟、沉沙池43处,清理和规范施工现场材料堆放306.5吨,查处抛洒建筑垃圾车辆285辆、有效的控制了扬尘、淤泥污染。

2、“三线”沿线的环境治理工作有了新举措。自推进“三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我区采取四措施扎实推进此项工作。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该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三线”(铁路、公路、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分片深入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牵头组织区交通、水务、护铁办、重点办及所涉乡镇召开联席会议,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报纸、LED显示屏等方式加强对专项行动的宣传引导,跟踪报道工作动态,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确保工作成效;三是强化协作,合力推进。与各相关乡镇区级相关各部门强化协调,主动履职到位,实行协调联动,将“三线”治理作为当前重点工作,细化安排部署,狠抓落实,确保治理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四是强化督查, 从严问责。区治理办采取明查与暗访、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方式,大力强化“三线”治理工作督查。对工作行动迟缓,推进不力的,要求限时整改到位,对推动不力的乡镇及区级相关部门将严格追究责任,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共清理铁路沿线卫生死角 185处垃圾 105吨,整治公路8条,清除河道漂浮物22吨,整治违规采砂点12处,清理河道(边坡)垃圾 240余吨,全区“三线”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3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有新突破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工作机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我区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结合我区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规划、分类指导,全域覆盖”的原则,进一步落实“户收集,户处理”,“户收集,联户处理”,“户集、村收、乡(镇)处理”,“户集、村收、乡(镇)运输、区处理”,“户分类袋装、专业队伍收集运输、垃圾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五种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二是完善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狠抓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今年,新建朝天城区垃圾填埋场1座,已全面投入使用,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55/日;改(扩)建市场3个,新增市场摊位500余个;新增大型垃圾车1辆,微型垃圾车3辆,洒水车1辆;垃圾桶、果皮箱560个;完成农村改厕项目1000座;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新增城市管理协警人员12人,成立了城市管理警察大队,新增人员7人,城市管理工作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城市容貌秩序有了很大改观。

4在城乡风貌塑造上展示新形象按照“四注重、四提升,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彰显文化特色,积极稳妥推进城乡风貌塑造。一是区政府投入2500万元,统一规划,成片推进,建成了沙河、鱼洞、临溪、曾家、平溪5个乡镇100里新农村示范片,坚持与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有机结合,收到良好社会效益;二是对中子镇场镇、中子镇枣树村、鱼洞乡场镇、沙河镇三湾村实施了风貌塑造,完善了功能设施建设,突出了环境特色,打造了人居环境,使之形成农村新亮点,该项工作已予完成。

5在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工作上彰显新特色。我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风貌塑造、完善基础设施、规范秩序、提升居民素质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村庄建设,着重对“一镇七村”进行环境优美示范打造。一是按照“旅游地域特色”的思路对曾家镇场镇进行风貌塑造;二是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对青林乡康乐村、中子镇高车村、朝天镇双河村、曾家镇山峰村、宣河乡潜溪村、沙河镇南华村、羊木镇东山庙村7个村进行了环境优美示范工程打造,受到了省、市领导好评;三是全区86%的乡镇、75%的村庄已达到“四化”标准要求,各乡镇、村庄长效机制形成。

6、强化宣传引导,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新提升。以开展“五乱”治理和“八进”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一是采取以会代训,逐步提升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水平,使其充分认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其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在朝天电视台上设置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栏和“曝光台”,播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闻28条,公益广告365期次。在城区五个LED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标语35300余次,各乡镇场镇、公路沿线、江河沿岸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215幅,发放《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知识读本5000本、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在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252个;三是组织文明劝导队伍12支,组织开展文明劝导活动432次,劝导“不文明、不卫生”行为达2万余人次。

7健全考评机制,推进常态化治理形成新格局。我区认真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大力宣传《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实行“月督查,月通报并限期整改”的措施,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社会投诉反馈等制度,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今年开展暗访督导36次,发出督办整改通知书54份,受理、处理群众投诉18件。实现了群众投诉件件有回复,件件有实效,群众满意度达100%。同时,逗硬执行问责机制,对开展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朝天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相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考核排名靠后的乡镇及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曝光或通报。全年共通报批评责任单位、部门9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主办: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
电话:0839-8622290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