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朝滩委[2012]14号 签发人:王品邦
中共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委员会
关于基层党组织现状调研的报告
区委组织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全面实施“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镇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镇情概况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位于区北部,东界马家坝、文安两乡,南接朝天镇、陈家乡,北邻陕西宁强燕子砭镇,西毗柏杨乡,幅员面积86.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990户,总人口12034人(其中:农业人口10872人)。全镇共有党支部26个,党员总数508人 。
(二)党组织队伍建设情况
全镇共有党支部26个,党员总数508人 ,其中大学本科学历9人、大学专科学历29人、高中、中专学历的26人,初中学历及以下的130人;35岁以下的132人,36至45岁的111人,46至54岁的89人,55岁以上的176人,外出流动党员50人。2011年,发展党员20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5名。
(三)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及运行情况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2010年,大滩镇17个村,1个社区活动阵地的建设工作全面完工,配置各类办公设施,落实专人维护管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并定期开展学教活动,一年以来,各村共召开各类党员群众会议40余次,开展远程教育学教活动 50余次,基本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四)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镇党委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学习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三级联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等活动,认真组织农村党员进行公开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星级评定、结对帮扶、农业科技培训、远程教育等,不断完善党组织制度建设,按照《党章》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大滩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党员思想观念滞后,党员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村党员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小农意识,仍然停留在种稻吃饭、养猪过年的小农经济模式,“等、靠、要”思想严重。据调查,党员致富能力和群众差不多,或不如群众的占50%以上。部分农村党员缺乏“我是党员我先进”的荣誉感,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甚至于做群众的“尾巴”。少数党员在党不爱党,稍不如意就在群众中发泄对组织的不满。有的富起来的党员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和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出现了“有想法、没办法”的现象。有的个别党员富起来之后,不但没有帮助其他生活上贫困的党员群众,反而害怕学了自己的技术,抢了自己的饭碗。当前,农村党员中,还突出表现,有些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不交党费等,这些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有损党的威信。党员队伍思想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制约着党员先进性,制约着党员作用的发挥。
2、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管理跟不上形势。农村发展党员明显滞后,后备力量不足,导致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农村党员中年轻党员少,35岁以下的仅占党员总数少,二是文化程度低的党员占绝大多数,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党员总数的多,三是女党员数更少。在农民党员教育上,形式陈旧,内容单一,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农村党支部的党日活动以开工作会为主或以读文件、念报纸代替丰富多彩的党员教育形式。长期以往,农民党员对这种教育方式方法感到厌烦,缺乏吸引力,导致参加学习的党员越来越少,最后无法组织起党员学习。在党员管理上,个别村党支部不认真执行党员管理制度,很少组织党员开展党的组织活动,出现了组织党员学习难,开展党的活动难,收缴党费难的“三难”问题。大部分村党支部放松甚至放弃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有的党员长期在外打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多年,而党支部对此毫无办法。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在个别村支部流于形式,不合格党员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导致党员队伍不纯,影响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3、少数农村党员干部民主意识不强,作风不实。党的民主是党的生命;有个别村支部民主意识不浓,个别干部一个人说了算。还有的村干部不讲原则,党性不强,处事不公,优亲厚友、只管家庭,不重集体。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态度不端正,甚至吃拿卡要,工作方法简单,办事效率不高。甚至个别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这些现象,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4、部分村党支部成员组织引导作用不强,党支部战斗保垒作用发挥不够。农村党支部是党的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应当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但个别村党支部成员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大多数村支部成员文化水平低,能力差,缺乏开拓精神,工作思路不清,对如何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缺乏思考,对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办法不多,点子不多精,没有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主导产业,起不到示范引导作用。正如一些群众所反映,党员和我们一样耕地种粮,没什么特别。一些村支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执行不够到位;由于群众对支部没有认同感,党支部工作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了村支部整体作用的发挥。
(二)村集体经济空白,基层党组织活动较难开展
长期以来,全镇各村无任何集体经济项目,党小组长无工资补贴、支部活动无工作经费,支部活动开展困难,各项制度无法有效落实,致使个别村组的支部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甚至出现了边临瘫痪的状况。
三、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基层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力。以“三培两带”
1、活动为抓手,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致富能力较强的农村党员进村党支部班子,建设一支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以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村干部轮训工作,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深、学透、学懂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统筹谋划发展的能力。通过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促使他们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以优势产业。
2、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支撑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大兴亲民为民、求真务实、探索创新、民主团结和干净干事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广大群众信任党组织,依靠党组织,自觉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建好服务平台,加大对便民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村文化室、卫生所、社区警务室等服务平台的建设投入,完善服务网络;突出服务重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重点放在改善农村交通、兴修水利,完善敬老院、学校、供水供电等硬件设施建设,做到“民有所呼,党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创新服务载体,深化“万名党员下基层”、“结对帮扶”、“党员示范”、“爱心超市”等活动,积极探索
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渠道,使服务活动体现出多样性、特色化。
3、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按照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为提高党员执行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制度保证。建立和完善村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使基层党员干部有盼头、有劲头、无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干事,一心一意创业;落实民主集中制,建立和健全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和村民议事等规章,并严格按制度和规章办事,对村级财务收支、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分配、“两补”资金发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定期张榜公布,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优化党组织设置,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加快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积极探索“支部加协会”等模式,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
4、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凝聚人心,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善讲和谐,善护和谐,善促和谐”的坚强堡垒。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沟通协调、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帮助服务等办法,理顺群众情绪,夯实开展工作的群众基础;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情况熟、威信高的优势,把好维稳工作第一道防线,通过“入户听诉”、“群众点题部门解”、“民声通道”等工作载体,集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信访接待等工作,集中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化解不稳定因素;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建立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预案,提高基层党组织应对重大不稳定因素和公共危机的能力,确保有力、有序、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2012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