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现将《西北乡2012年度特色亮点、创新工作及2013年工作思路的报告》呈上,请予审阅。
附件:1.2012年度特色亮点、创新工作申报材料
2.2013年工作思路
中共广元市朝天区西北乡委员会
广元市朝天区西北乡人民政府
2013年1月10日
抄送:区委办,区府办,区委督查室,区府督查室。
广元市朝天区西北乡党政办 2013年1月10日印发
(共印5份)
附件1
2012年度特色亮点、创新工作申报材料
2012年,乡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十八大等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振兴发展,推进全面小康”主题,紧扣“工业强乡、劳务富民、产业增收”的发展思路,统筹兼顾,勤恳务实,各项工作重点突出、亮点纷呈、成效明显。现将我乡2012年创新亮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亮点一:招商引资成绩卓越、资金全面到位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提速全乡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抓招商要“亲商、驻商、安商、富商”为工作理念,以拓宽企业发展渠道、引进项目投资为载体,凝人心、聚人力、汇智力、谋财力,强力推动招商引资。一是召开乡党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组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坚持“敢想点子、创新法子、走对路子”的模式,由主要领导大部分精力去找招商,分管领导用主要精力抓招商,政府与企业携手请招商,克服重重困难,引进项目投资。三是协调搞好服务,营造浓厚优良发展环境。尽心尽力为招商业主们提供搞好企业征地用地等周边环境协调、做好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安全检查等一系列全方位的链条式服务,使引进的招商业主们能一心一意搞发展,安安心心留下来;在招商引资后期,时刻关注企业发展动态、及时收集各类信息数据,妥善制定问题处理对策。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产值5804万元,较上年增长14.5%。完成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5500万元,占任务的100%;营业收入完成5500万元,占任务的100%;储备项目1个,培育私营企业2家,新增个体工商户6户,培育接近限额以上标准企业1家,提供投资信息2条,新签约项目1个,引进到位资金1500万元,完成任务数1000万元的150%。煤矿企业技术扩能已完成2个分矿的达标验收,正式投产。预计2013年6月全面完成。吸收农民工近1000人。西北采石场、大唐风力发电两大项目全面入驻,并实施投产。引进到位资金1500万元,完成任务数1000万元的150%。
亮点二:核桃产业扩规升级、成带示范
年初,我们将核桃产业作为全乡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以“无地不见核桃树,见地都是好核桃”为发展核心,进一步规范核桃的春管冬防,在全乡范围掀起发展核桃产业新高潮。全年新栽植核桃1001亩,完成任务500亩的200%。建成上坝、石鸭核桃产业连片示范500亩,完成核桃品改1000亩、核桃管护5000亩,实现产量350.8吨。
亮点三:生猪畜牧发展壮大 领跑示范
2012年,乡党委、政府提出了“政府主导、农民自主、龙头带动、金融支持”的畜牧发展模式,严格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良种繁育、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料供应、统一技术措施、统一产品销售)的管理模式,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利益连接机制,充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山区生猪养殖为主,小家禽发展为辅”的产业结构框架。围绕建生猪养殖场、建养殖集中区,发展养殖大户的目标,通过协调信贷支持、技术指导、政策项目扶持等多种手段,重点抓好品种改良、疫病防预、产品销售等环节,不断提升生猪在畜牧产业中的比重,畜牧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通过不懈努力,我乡目前已发展了由宝盛猪场、兴茂猪场、大树林猪场、冯飞猪场、玉林养羊场为首的畜牧产业发展龙头,成为拉动全乡畜牧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领头羊。全年生产二杂仔猪6750头,占今全年任务6300头的107.1%,较2011年增长了7.1 %。出栏生猪7668头,占今全年任务7200头的106.5%,较2011年增长了9.5 %。新发展生猪养殖大户4户,生猪养殖小区2个。
亮点四:民生工程成效显著、重点突出
长期以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为民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工作宗旨,多方协调人力、筹措资金建好民生工程。2012年全乡民生工程成效显著、重点突出。一是交通建设。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协调重点项目建设,全年硬化关口、车坝、上坝、龙凤四个村通村通组公路28.4公里,完成目标任务2公里的142%。新建机耕道便民道12公里,占目标任务数100%。投入资金260万元,整治31公里通村路。全面完成蒲西路(石鸭村)和蒲关公路硬化及路边安保工程。高标准对农村公路进行养护和管理。新建堡坎3万余方。并顺利通过上级部门检查验收。西北至广元城区农村客运班车全线开通,结束了“无班车进城”的历史。横向通村,纵向到组,户户相连的农村交通网络格局日趋形成。二是土地整理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要求,坚持政府协调为主,以“四个强化、四个确保”(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分工明确;强化宣传动员,确保实施氛围;强化协调配合,确保工程进度;强化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为措施,积极为土地整理项目搞好协调服务。在上坝、车坝、关口、龙凤四个村全面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1900余万元,受益范围占全乡总村数的80%,受益人数达2000余人。累计修建排洪沟2350 米。硬化生产便道3公里,建蓄水池80口,改造农田1480亩,高标准改造农田750亩,新增农田1508亩。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夯实,为今后发展蔬菜、核桃种植等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持基础。三是社会保障。严格执行各项惠民政策,坚持“宣传动员在先,农户自愿参与”的原则,扎实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小额人生意外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收缴工作。农保和小额人身意外保险收缴工作完成区下任务分别为103%、136%。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均完成任务目标105%、226%。收缴参保金76.83万元。
创新工作:创新产业带动、党建雏形初具
2012年,根据区委、区政府总体发展要求,乡党委将抓“产业党建”确定为全年创新工作。以生猪养殖和核桃发展为载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示范带动的“蝶变效应”,狠抓生猪养殖和核桃产业发展。结合实际,科学规划产业党建发展链条。建成以上坝村王万成“宝盛猪场”为主的生猪畜牧养殖产业示范点1个。该示范点全年饲养生猪2000头,出栏1800头,存栏母猪120余头,年收入达200万元。通过“抓产业、强党建”,附近农户自发建养殖场2个(其中党员养殖户1户),年出栏都在500头以上。该村建立生猪养殖小区2个(其中党员养殖5户),生猪养殖合作社正在筹备之中。在车坝村栽植核桃800余亩,其中,车坝村五组已栽植300余亩,挂果树达200亩,年收入达100万元。
附件2
2013年工作思路
2013年,乡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区委“加快振兴发展、推进全面小康”主题和“保增势、保稳定、快发展”的主基调,围绕“夯基础,抓工业、重产业,构和谐”的工作思路,以“六个突出”为主线(即:突出班子建设、突出招商引资、突出产业发展、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民生民计、突出环境整治),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乘风破浪,为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西北而努力奋斗。
(一)深入实施资源整合,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以工代赈、扶贫解困、“挂包帮”土地整理等项目,搞好资源整合,加强农村公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力争在通村公路硬化上有新突破。架设桥梁1座,解决龙凤村一、二、七、八、九组过河难问题。新建供水工程5处,解决936人安全饮水问题。二是加大力度协调处理重点工程项目的后续工作,尽力争取项目,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硬件设施基础。
(二)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以做大做强企业为抓手,积极为大唐风力发电、煤矿扩能技改、煤矿运营生产、双电源架设、兰渝输油输气等重点项目搞好协调服务工作,为企业生存提供优质发展环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签约项目1个,引进到位资金1000万元。
(三)大力优化结构调整,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核桃产业。高标规范栽植核桃1000亩,品改1000亩;建设上坝、石鸭千亩核桃产业连片示范基地,实现“一年两年栽到位,三年五年改到位,五年实现初投产”。二是畜牧产业加快发展。加速生猪品种改良,建生猪养殖场2个,巩固集中养殖小区2个,新建1个。发展50头以上养殖大户30户;以宝盛猪场、兴茂猪场、冯飞猪场等养殖场为带动点,积极申办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解决资金、销售等一系列问题。三是蔬菜产业力求突破。积极为上坝花椒产业搞好后勤保障服务,力争年底突破300亩种植面。同时,充分抓住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契机,积极引进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规模性、高效益、优品质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增收的路子。四是充分发挥地处广元城郊区位优势和特殊的自然地理优势,探索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机制,激活乡村旅游发展潜能,把西北打造成地处广元天曌山的生态养生后花园。
(四)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着力抓好民主法治建设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法律规章制度,强化干部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廉洁从政意识,采取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积极探索建立反腐倡廉长效工作机制,做到“违法必究,有责必查”。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创新。紧扣“基层党组织建设年”主题,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五好”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三是强化机关效能建设。结合纪检监察系统“三项建设“活动,深入开展机关效能整治。抓好村代办站提档升级,提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推行阳光从政、廉洁从政。
(五)全面完善制度措施,着力抓好城乡环境整治
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公路沿线、重点领域(行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极力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场镇公共设施配套功能,不断提升场镇综合承载力。
(六)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抓好社会事业发展
以“构和谐”为核心,深入开展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关注弱势贫困群体,关乎民生民计,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全面助推计生、教育、文化等各类社会事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