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朝天区城市城镇管理执法局
关于2013年度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区委:
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城管局的指导下,我局强力推进城市城镇管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区城乡环境卫生、容貌秩序得到明显提升,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现将半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1、开展城区市容专项整治。针对临时农贸市场小,商户多的矛盾,我局依据“疏堵结合”的原则,主动与居委会联系,在不影响市民工作、生活,果农、菜农便于卖果、卖菜的地段安排了部分临时销售点,并在疏导的基础上加大对主要街道流动摊贩整治力度,遏制了流动摊贩乱设乱摆现象,通过专项整治,城区市容市貌得到了较大改善。半年来,共查处流动摊贩、马路市场及店外设摊230起,其中依法取缔95起,取缔违章占道夜市摊15处,教育整改20起,规范8处;拆除各类破旧广告设施32处,面积300多平方米,拆除违规条幅、横幅82幅,清除各类“牛皮癣”小广告1200多处,城区广告秩序进一步得到了规范。
2、强化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上半年规范围栏540余米,清除占道施工作业、工地占道堆料40余处。
3、开展抛洒滴漏专项整治工作。针对火车站运煤运渣车辆以及外来入城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不按规定覆盖等现象,我局在三官桥、大中坝分别设立两处脏车查处点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半年来,累计查处抛洒滴漏车辆500余次,其中批评教育300余次,处罚200次,有效的遏制了朝天城区道路抛洒滴漏现象。
4、立足本职,切实履行管理城市的职能。一是依法执法,完善执法档案,安排专人对城管执法法律文书进行清理,按行政执法程序和法制部门的要求更新了法律文书,对所有执法档案进行了一案一卷,规范装订,统一管理;二是推行辖区分片管理责任制,定点值勤,管理面不留死角。将城区划分为三个片区,各个片区负责管理辖区内的路面(含人行道)乱设摊点、乱堆乱放、越门占道经营、人行道车辆有序停放、沿街建筑垃圾及渣土运输等市容管理工作;三是根据《广元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成立工商行政监管中队、市政规划监管中队、环境卫生监管中队、车辆停放监管中队对各种违反城市管理和市容管理规定的行为和实施纠正、处罚等工作。
5、加大城区清扫保洁力度。共组织人员清理各路段道路旁沟及杂草累计总长16公里,清理泥沙150余方、土石200多方,平整垃圾场18次,消杀灭180多次,洒水车清洗街道、除尘300余次,为市民提供整洁的生活环境。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1、抓环境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开展治理“五乱”、“三延伸”和“三线”专项治理,突破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深入整治背街小巷、老旧院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及偏远乡镇、村庄以及公铁路、河道等区域的环境治理,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截至目前,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机制的行政村165个,占全区行政村的71%,共组织人员0.58万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积存垃圾40余吨,清理和规范流动商贩及越门占道经营311处,拆除、清理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145个,整治违章停放车辆173辆次,清除“牛皮癣”975处,清理和规范施工现场材料堆放61处,整治施工现场扬尘污染15处,城镇生活噪声6处;查处抛洒建筑垃圾车辆131辆;治理污水乱排4处;共清理铁路沿线卫生死角 55处垃圾 27吨。整治公路8条,清理垃圾23吨。清除河道漂浮物30吨,整治违规采砂点6处,清理河道(边坡)垃圾 28吨,全区“三线”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2、抓城乡容貌提升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省级风貌塑造补助资金项目的实施,在科学规划基础上,注重传承历史文化,着力完善设施功能,突出环境特色,积极稳妥推进城乡风貌塑造,重点对转、马、文公路沿线农户进行风貌塑造。目前,转马文公路沿线新农村打造工程已完成56%。
3、抓环境设施提升工程。一是抓好小安乡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城区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基础建设,小安乡生活垃圾中转站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5吨/日;二是继续增添小型人力三轮垃圾车辆20辆;三是加快农贸市场、停车场、洗车场的新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整体功能,新建农贸市场1处、改造公厕6座,在城区建临时停车场2个,城区新建洗车场2个;四是全区累计建垃圾分类屋628座,覆盖全区25个乡镇21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基本健全,运转正常,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5%,城区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9.5%,农村达85%,大力开展“一建三改”(建沼气、改厕、改水、改圈),目前已完成目标任务的65%以上。
4、抓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在城区五个LED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标语28条170余次,各乡镇场镇、公路沿线、江河沿岸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85幅,发放《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知识读本2000本、印发宣传资料3万余份,在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85个,组织文明劝导队伍12支,组织开展文明劝导活动132次,劝导“不文明、不卫生”行为达1万余人次。
(三)爱国卫生工作稳步推进
1、除“四害”工作稳步推进。我区坚持以治理“四害”孳生地为重点,以集中“消、杀、灭”为手段,采取突击消杀与长期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发动广大群众,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扎实开展“四害”集中消杀灭活动。我区按照“五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药物、统一检查)原则,定期开展消杀活动。截止目前,投入达40多万元资金,组织春季灭鼠活动2次,组织灭蚊蝇、蟑螂活动11次,共使用灭蚊灭蝇药物4000公斤,灭蟑螂毒饵2000余盒,有效降低了“四害”密度。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宣传读本2000余本。
2、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我区始终把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各部门大力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公民健康素养66条》等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在爱国卫生月期间,组织动员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广大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全面治理“脏、乱、差”现象,群众意识和城乡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二是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和“整洁迎五一”等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城区和乡镇设置现场宣传点27处,组建宣传巡逻小分队5支,出动宣传车2台,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万份、宣传读本5000本,制作宣传专栏205处,通过大力的宣传,引导群众树立了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3、农村改厕工程有效开展。改厕任务1000座,涉及马家坝、青林、文安、西北和麻柳5个乡镇,目前已完成277座改厕任务,占任务27.7%。
4、大力开展“卫生细胞”创建活动。今年中子镇高车村、曾家镇山峰村、沙河镇三湾村、鱼洞乡光明村、临溪乡桃树村、青林乡葛家村、李家乡天星村、麻柳乡乔田村、西北乡车坝村、转斗乡转南村10个创建成为省级卫生村,创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羊木镇和汪家乡场镇要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羊木镇还要创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工作示范点乡镇。
5、创国卫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自创国卫以来,全区共投入市政建设资金5.4亿元,完成了城区主要街道的道路硬化,启动了大中坝8条街道建设,拓宽改造了滨江路、政府路等一批城区干道,改造了20条背街小巷,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公厕4座,路灯500盏,停车场3处,完成了大中坝绿化带,启动了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后日处理污水2500立方米,启动建设了垃圾中转站5个,预计在今年底完工;二是积极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取缔各类占道经营户320户,清除“烂牌子”620块(条),查处违章车辆清洗户7户,各类违规户外广告288处。采取有效措施使城市“牛皮癣”(乱写乱画)现象得到一定控制,规范了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全部进行了加盖密闭工作。5 月下旬,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卫生整治活动,对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进行了集中清理。加大了市容环卫设施的投入,新购各类环卫专用车5辆,2座新建公厕的任务。居民区、窗口单位的环境卫生也有了明显改观;三是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监管工作。在传染病防治方面,规范了医疗机构疫情报告、院内感染、计划免疫等传染病防治项目和相关资料的管理工作。在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监督方面,按照“整治一条街、规范一条街、巩固一条街”的办法,严格了卫生许可制度和审批标准,加大了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同时,在全区通过实施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创建示范街(店)活动,使全市食品卫生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食物中毒发生率明显降低。今年以来,全区共派出卫生监督员4600人(次),出动车辆1160台(次);共检查农贸市场28个(次),经营户1248户(次);食品超市、商场187个(次),食品加工企业68户(次);宾馆饭店74个(次),大中型药店4户(次),美容美发店55户(次),饮食摊点543户(次),饮用水单位87个(次)。重点整治地点74个,重点整治单位41个,重点整治产品544种;四是大力开展培训和舆论宣传工作。创卫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在总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细化、制定了3个分项方案和2个专项整治方案;组织开展了创卫标准、除四害、软件收集等培训工作,共培训业务骨干800余人。为了营造良好的创卫舆论氛周,制定了创卫宣传工作方案,组织区上新闻媒体对创卫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和报道,设置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卫生防病宣传专栏6处,大型户外宣传标语3处,小型宣传标语12处,印发宣传资料5万份,同时,在区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在办公区、生活区设置专栏120处,制作“门前五包”责任牌1600余个,通过大力宣传,创卫工作的舆论氛围已初步形成。
(四)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把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核心来抓,以“一迎双争”为主线,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以及创建“学习型”机关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四好”班子建设,认真抓好党员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创造力,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1、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形成职责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建立健全党组织生活制度,做到支部生活、党员活动经常化,真正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四川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目标任务》;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以及“三早”预警机制、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廉勤监督机制工作;完善机制制度,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深化行政效能建设,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和执法纠风工作。
3、加强了中心组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头脑,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宣传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根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相关要求,应常设治理办机构,但我区没有核定编制,只设有临时机构,而治理办承担着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督促、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区爱卫办承担着全区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任务艰巨,也无编制,均属借调人员,造成人心浮动。
二是个别乡镇和区级部门的主要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仍停留在应付检查的原始阶段,搞突击、走过场现象严重,且反弹现象严重。
三是乡场镇、村庄风貌塑造单一,亟待对城镇市政功能基础设施(含环卫基础设施)道路(含人行道)、绿化、亮化进行全面建设。
四是由于我区城市正在发展和建设中,农居民混杂,市民素质低,维护市容市貌的意识差,造成城市管理难度大。
五是个别单位领导对创国卫工作产生畏难情绪,存在消极应付和临时突击的思想。
三、下半年工作谋划
(一)抓实城市城镇综合管理工作。一是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添置必要的设备设施,提高机械化清扫率;二是强化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本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加大执法人员教育及培训力度,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推行阳光执法,公开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要求、执法结果,积极接受群众监督,提升工作实效;三是抓好市容和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四是抓好热点难点问题专项治理,维护好社会稳定。
(二)抓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逐步完善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切实抓好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执法行为“三个规范”,不断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三是稳步实施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四是进一步抓好《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继续推进“八进”和“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五是强化考评、督查、问责等机制,进一步整合城乡各类管理资源,创新城乡环境管理模式,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六是抓好城区垃圾填埋场的规范化管理。
(三)抓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是有效推进朝天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确保一举成功创建;二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工程;三是强化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四是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五是积极开展卫生镇、卫生村、卫生单位创建工作。
(四)抓好基层党组织工作。一是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年”为载体,落实好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二是探索党建工作新举措,开展好“挂包帮”活动;三是深入开展“四好”班子创建工作,认真做好党员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
特此报告
广元市朝天区城市城镇管理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