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新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关于印发《文安乡2013年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要点》的通知 » 详情
关于印发《文安乡2013年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文日期: 2013-10-22   发布机构: 文安乡
【字号:
打印

各村支部、村委会、乡属各部门:

    现将《文安乡2013年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村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3 年4月19日

 

文安乡2013年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要点

   

    全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固树立主动维稳观,始终坚持“源头防范,标本兼治,消化存量,严控增量,保持长效”的工作思路,以情报信息为先导,滚动排查为基础,矛盾化解为主线,责任落实为关键,和谐稳定为目标,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实现新突破,在促进民生改善上取得新成效,在保障人民群众权益上谱写新篇章,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深入开展对敌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有效抵御渗透破坏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坚决粉碎敌对势力“街头政治”、“草根运动”、“松土工程”的图谋,坚决防止其打着“维权”等旗号,插手炒作群体性事件、涉灾、涉军等热点问题,将人民内部矛盾街头化、政治化、涉外化。严格管控背案复杂的社会组织和重点人员,严密防范捣乱破坏活动。严格管控政治意图明显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宗教团体和境内民问组织,严防其以考察、援助、支数、举办学术讲讨会之名,进行渗透颠覆之实。加强重点人员管控,严防其与境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进行捣乱破坏活动。对各类重点人员,要加强教育转化、分化瓦解、管理控制,决不使其形成组织、形成气候、形成挑头人物,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

    二、深入开展排查化解,及时消除稳定隐患

    以当前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重点,加强敏感时期、重点地区和重大工程项目不稳定因素的滚动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尤其要重点排查和化解因经济问题引发或衍生的不稳定事件苗头,高度关注因社会保障等突出矛盾,主动采取防范化解措施,主动帮助解决就业和生产生活困难,就地化解可能产生的不稳定因素。重点掌握资源开采、土地征用、环境保护、涉法涉诉等方面影响稳定的问题。加强不稳定因素的台帐管理,建立不稳定因素分类、记帐、销帐等环节承接制度,实现跟踪动态监管。

    加强矛盾纠纷化解。要按照“一个矛盾纠纷,一个调处班子,一个责任人,一个调处方案,一个调处期限”要求,采取政策调处、经济调处、感情调处、村规民约调处、纪律调处等方法,“用心、用情、用智慧”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要及时分析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充分运用“大调解”机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坚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将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努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的“大调解”格局。继续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重点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重点地区、重要目标的安全防范,有效防止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四、制定完善处突预案,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健全稳定工作的预测预报预警制度,建立信访、维稳和政府职能部门等方面的快速沟通和联动机制。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可能出现的大规模聚集上访、冲击党政机关等重大涉稳事件的应急处突预案体系,开展针对性演练。加大对基层维稳干部应急处突培训力度。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内在规律,严格把握政策,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和水平。

   五、全力掌控情报信息,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充分发挥维稳信息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乡涉稳信息情报网络,充实涉稳信息员队伍,畅通维稳情报信息渠道,广泛获取深层次、内幕性、行动性信息,进一步完善情报信息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做到及时核实、迅速研判、快速报告。广泛延伸情报信息触角,密切掌握社情民意、舆情动态和敌情动向。及时跟踪掌握涉稳重点人员和信访牵头人员动向,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防于未然、止于未发。进一步规范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前瞻性和时效性,杜绝漏报、迟报、瞒报和信息“倒流”。

六、强化宣传舆论引导,切实改进群众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工作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始终保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针对社会热点敏感等问题及时解疑释惑,引导舆论。完善重大舆情、网情分析制度,围绕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强深度分析,主动掌控舆论。强化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制进村组活动。有针对性地宣传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教育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积极做好群众工作。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意识,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在思想上看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提高执行能力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领导同志要经常“下访”。及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其排忧解难。坚持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提高群众对决策过程的参与度,做到决策之前问询群众,决策之中群众参与,决策之后群众支持拥护。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落实到依法行政的全过程,广泛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维稳自身建设

    七、大力推进维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从机构设置、职能职责、工作机制、制度建设、保障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强力推进。重点在机构建设、职责定位和工作规范化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主办: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
电话:0839-8622290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