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元市朝天区鱼洞乡委员会
广元市朝天区鱼洞乡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广朝鱼委发〔2013〕24号
各村支部、村委会,乡属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成全面小康和建设美丽鱼洞,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乡实际,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六个带头”、区委“七个加强”为抓手,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转作风增才干,察民情办实事,抓基层打基础,解难题促发展,切实回应和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生产生活问题。具体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一)服务群众更加有效。切实抓好乡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一批信访积案,落实一批便民利民措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二)促进发展更加有力。 确保“作风提升年”、“基层建设年”等活动有效开展,生态建设、文化建设、计生工作、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持续保持经济增长较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三)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得到强化,对群众的感情更加深厚,作风明显改善,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四)基层组织更加坚实。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延伸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基层基础保障水平、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作风提升“大服务”活动促民生改善
1、以落实“八项规定”为抓手大兴求真务实作风。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六个带头”和区委“七个加强”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转作风,求真务实办实事。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到一线调研,到一线办公,到一线解决问题,全年所有领导干部到村工作时间不少于100天,密切联系群众,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行路难、过河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热、难点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抓手大兴亲民爱民作风。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继续强化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乡便民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业务和村、组代办相关业务的三级服务网络,积极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和“代理服务”,礼貌热情、耐心诚恳对待办事群众,亲民爱民、为民利民,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信守服务承诺,切实做到工作平台前移,服务重心下沉,最大限度地方便办事群众,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3、以开展“四项活动”为抓手大兴真抓实干作风。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集民智、聚民心,形成有质量的理论研究和调查成果;开展“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示范点,实行领导干部结对帮扶1个基层党组织、1名困难党员和1-3户困难群众,部门负责人结对帮扶1户困难群众和1户产业大户,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户困难群众,党建共抓,发展共推;开展“深入基层宣讲活动”,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到基层宣讲民生政策、法律法规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联系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给困难群众送温暖、给留守儿童送爱心、给孤寡老人送亲情、给务工人员送方便、给基层一线送欢乐的志愿服务活动,真抓实干,把党的温暖送给基层需要帮助的每一个对象。
(二)开展矛盾化解“大接访”活动促和谐稳定
开展领导大接访活动,要紧紧围绕“事要解决”的目标,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维护群众权益的主导作用,由乡党委书记、乡长带头,乡班子成员全部参加,直接面对群众,亲自接待来访,解决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把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大接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提前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公开接访时间、接访地点、接访领导,使干部群众知道并参与,集中解决一批容易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集中解决一批长期积累的重信重访事件,集中解决一批当前发生的信访突出问题,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确保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群体性事件及违法上访事件明显减少。
1、坐班接访。参加信访接待的领导按照既定时间、既定地点接待信访群众,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应当解决暂不能解决的,提出解决时限;对无理缠访、闹访扰乱社会秩序的,依法予以打击。对不属于接访领导职责分工范围内的信访事项,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转相关领导包案限时办理。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2、预约接访。领导大接访活动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信访事项的性质进行分类归口,对重信重访事项特别是上级督办的信访事项,要按照领导职责分工作出约访安排,相关领导牵头接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在预约时间研究解决问题。
3、带案下访。对情况不清,涉及范围较广、涉及对象较多的疑难复杂问题,要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到信访问题所在地进行调查研究,就地化解矛盾,妥善解决问题,防止越级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开展宣传引导“大教育”活动促素质提升
开展对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活动要本着“突出主题、正面引导、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要求,借助农民夜校、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农村远程教育平台等阵地,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道德、文明素质方面的突出问题,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热爱岗位有忠心、尊老敬长有孝心、诚信守法有诚心、乐于奉献有爱心、家庭和睦暖人心的现代公民,使广大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蓬勃向上,社会风气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
1、开展党员干部队伍党性教育。围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给全体党员、村组干部讲党课、学党章,宣讲十八大精神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效,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思想政治水平,使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掌握新形势下基层与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不断增强做好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
2、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群众整体素质
一是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开展以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和表彰“美丽农家”、、“诚实守信户”、“勤劳致富户”、“和谐家庭户”、“等模范农户,教育群众看先进、学先进、做先进。
二是开展学法守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基层民主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教育及警示教育,并结合群防群治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法律知识和用法水平,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活动,积极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热心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依法妥善处理和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为群众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把普及法律知识与培养法制观念、提升法律素养结合起来,增强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开展群众技能培训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广大群众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通过开展群众技能培训教育活动,增强群众的就业创业意识,提升群众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提高群众致富本领,促进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部署推进(2013年3月至4月)。成立乡、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专题调研,制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好动员会议,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强化落实(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按照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并按计划实施和推进各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注重建立健全各项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取得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际效果。
第三阶段:考核督查,总结提高(2014年12月底前)。及时梳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完善台帐资料,认真总结并及时报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同时,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考核的相关准备工作。
四、组织领导
为扎实推进我乡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乡党委、政府决定成立全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组织实施。
组 长:杨正东、蒲玉斌
副组长:梁 刚、傅文孝、鲁洪梅、张 林
成 员:刘义军、向德群、李成文、杨 杰 、何秀梅、王秀丽、郑玉枝、张小慧、岳海生,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乡综治办,具体负责综合协调、检查督办等事宜,办公室主任由傅文孝同志担任,成员有何秀梅、岳海生、鲁春花。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是当前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各村、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时期赋予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主动地做好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村、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上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摆到与抓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社会管理创新要纳入本村全局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各村、各部门负责人要担负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责任,亲自抓,带头管,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各村都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按照乡党委、乡政府的总要求,广泛深入调研,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拿出本村位创新的具体可操作项目,明确目标任务,分解工作责任,统筹协调上下,列出分阶段落实任务的时间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上报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村是全区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示范村和王菲市长定点扶贫联系村,要作为全乡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试点村,率先实施,认真组织,扎实推进,为全乡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供经验。
(四)定期督查,加强考核。各村都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及其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中,作为全乡综合考评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督查、考核机制,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和跟踪检查等办法,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013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