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k34011109/2014-00004 | 发布机构: 区以工代赈办 | 成文日期: 2014-01-10 |
发布时间: 2014-01-10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其他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2013年,我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以工代赈办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规范管理、清正为民”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稳定增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工作主基调,大胆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强化项目资金监管,扎实推进民生改善,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紧抓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我办紧紧抓住秦巴山区连片扶贫、革命老区建设等有利机遇,加强上下联动,主动争取项目,着实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扎实做好项目争取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主动作为,加强衔接。我办充分抓住国家审计署驻派国家发改审计局副局长张宣波、省以工代赈办副主任罗飞龙等各级领导来我区检查指导工作的机会,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向领导汇报相关工作;同时为加大与上级部门衔接力度,我办多次赴省、市办汇报我区以工代赈工作情况,争取省市领导给予朝天最大的项目资金支持,由于工作汇报扎实、力度大、效果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给予了我区较大倾斜。
二是深入基层,掌握实情。我办全体干部职工多次深入村、组、农户,详尽调查各乡镇发展和贫困现状、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有的放矢,抓住重点,认真倾听农民群众和乡村组干部呼声,做到建设一批项目,带动一方发展的目的,并把有限的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到群众最急、最盼、最难的地方,发挥其最佳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多次实地调研为项目储备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齐心协力,勇创佳绩。我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下,全年共争取以工代赈到位资金2490万元,其中2013年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资金710万元,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临溪小型农村基础设施综合建设)项目资金5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420万元,2014年财政预算内提前批次810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2700万元的92.2%;固定资产投资全年任务2000万元,我办实际完成240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的120%。
(二)夯实基础,科学编制项目可研
一是储备项目,做实资料。我办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以全区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储备项目,积极储备了2014年以工代赈预算内及易地扶贫搬迁等惠民项目,并实施项目库动态管理。同时按照《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工作流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作流程》和《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工作流程》等相关要求,加强2013年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软件管理,做实档案资料,做到有据可依,有备可查。
二是精心组织,科学编制。根据省、市以工代赈办有关文件要求,我办及时谋化项目,合理编制,并以“十二五”和秦巴山区规划为依据,结合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准确定位以工代赈项目投向,在秦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5年)中,共规划总投资1.42亿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工程6000万元,以工代赈项目8200万元,资金额度位于全市前列。同时认真做好项目日常提取、论证、编报等前期准备工作,相继编制增报了2014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和易地扶贫搬迁可研,为项目争取、计划下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竞争比选,成效显著。今年5月,省、市以工代赈办通过查勘现场、听取汇报、资料审查等方式,确定李家片为我区2014年以工代赈综合开发申报项目。于7月底,李家片区在四川省2014年以工代赈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竞争比选会上以97.2分的成绩位居前列,成为全省2014年度5个以工代赈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之一,获得以工代赈资金800万元。目前该项目计划已提前下达我区。
(三)强化重点,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我办高度重视、主动作为、自加压力、跳起摸高,集中力量全力推进2012年度项目和2013年提前批次项目。截止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
一是全力推进2012年度项目,工程建设全面完成
我区2012年度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示范工程、预算内乡村公路项目为优质工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良好工程。
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以工代赈龙洞背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已建成乡村水泥硬化公路30公里,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建成集中供水6处、蓄水池92口7200立方米,铺设各类PE管道45公里;新建核桃园区1个,新发展核桃3250亩、小水果100亩;完成农居风貌塑造537户,建沼气池359口,建村活动阵地3处360平方米、农家书屋3个、农村超市2个、健身场地1处,建设新农村示范点1个共35户。该项目的实施为贫困群众搭建了致富平台,增强了“造血”功能,受到了项目区干部群众的普遍赞颂。
以工代赈项目示范村:平溪乡工农村以工代赈项目示范村完成公路硬化7.5公里,占计划任务的100%;建设集中供水站7处,发展土鸡养殖户70户,新建绿色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450亩,完成农居风貌打造102户。平溪乡大竹村以工代赈项目示范村完成公路硬化5.4公里,占计划任务的100%;完成排洪渠建设0.8公里、排水渠建设2公里,新建绿色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600亩,完成农居风貌打造61户。
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龙洞背至转斗铺乡村道路工程计划建设乡村公路20公里,建设标准为山重四级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4米。截止12月底,工程建设全部完成,占计划任务的100%。工程建设进展快,质量好,受到沿线群众的一致赞誉。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计划搬迁农户384户1484人,建蓄水池(窖)360立方米,铺设引水渠(管)21.1公里,建乡村公路18.21公里,住房44520平方米,附属设施11520平方米。截止目前,建设完成搬迁农户384户1484人,所涉及搬迁农户住房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常规项目:计划在朝天镇烟灯村等8个乡镇12个村新改建乡村公路22.5公里,其中新建山重四级泥结碎石公路7.5公里,改建山重四级水泥砼公路15公里。截至目前,该项目建设全部完成,有力解决了项目区群众行路难、运输难等民生问题。
二是狠抓2013年度项目实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我办在各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全力配合下,早谋划,早准备,2013年度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且各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临溪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前启动实施,截止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已完成总工程量的 60%;以工代赈预算内乡村公路项目启动迅速,建设进展较快,已完成整个工程量的86%;惠及219户70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面展开实施,集中高标准建设转斗乡、文安乡两个集中安置搬迁点。我办将继续加强对各个项目建设的监管力度,确保明年5月份顺利竣工验收。
(四)围绕中心,努力提升队伍建设
我办围绕中心工作,牢牢把握“稳定增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基调,不仅全力夯实基础工程建设,还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上级部门和领导安排的其他日常工作,加强了自身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坚持中心习组制度、党支部学习和干部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利用中心组学习时间,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了干部的理论素养。积极参加省、市以工代赈办业务培训会议,认真学习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等相关新政策、新程序和新措施,提升了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素质。
二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了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提升机关形象,我办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中心,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以学习先进典型为契机,积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廉洁自律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杜绝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开展热情服务教育,改进工作作风,杜绝“生、冷、硬”的工作态度;强化项目资金监管,所有建设项目坚持先预算,再施工,先审计,再拨款,保证专款专用。
三是认真抓好信息宣传工作。我们不断探索新形式下以工代赈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加强信息宣传。2013年,我办共在区级以上报刊台网发表新闻稿件60余件,出刊了《朝天以工代赈》工作简报12期,撰写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农村贫困群众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调研文章1篇;并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多次深入项目乡镇,多形式宣传和讲解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使以工代赈更加走进基层,深入民心。
四是认真抓好以工代赈业务培训。今年,我办基于乡镇干部变动较大和迎接扶贫资金审计的实际情况,切实组织召开了全区以工代赈业务培训会,朝天镇、宣河乡等11个项目乡镇的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参加了培训,会上我办就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管理工作作了详细培训讲解。通过培训,各项目乡镇熟悉了政策,明确了重点,提高了业务水平,为促进全区以工代赈工作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是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我办高度重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成立了由以工代赈办主任任组长,办公室成员为组员的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我办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实践和协调工作。并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突出实践特色、分解细化任务,顺利开展了“中国梦”讨论会、畅谈会、下乡宣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六是扎实开展定点扶贫、“挂包帮”和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多次深入帮扶对象大滩镇自然村,了解村情民意,并送去大米、菜油等慰问物质,并协助修建便民桥一座,有效解决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提高了村级班子组织带头能力,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201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2014年,我办将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政策机遇,狠抓项目争取,创新管理机制,力争实现以工代赈项目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将项目建成区委政府的德政工程,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是突出抓好项目争取。我办将继续发扬“小部门大作为”精神,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国家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的争取力度,力争项目资金较上年稳中有升,同时强化项目储备,科学编制规划,努力将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是突出抓好工程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力度,确保2013年度以工代赈项目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顺利通过省、市领导验收,并做好竣工项目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同时实施好2014年度以工代赈项目工程建设,为我区尽早实现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三是突出抓好三大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和省、市有关以工代赈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项目计划、资金、工程三大管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以工代赈执法检查和审计工作;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以工代赈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突出抓好调查宣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以工代赈工作新路子。进一步加强以工代赈统计分析和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宣传以工代赈“德政工程”。
五是突出抓好自身建设。针对我办实际工作,结合中心组学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的修养素质。并深入开展“定点帮扶”、“挂包帮”、“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同时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维护稳定、综合治理、爱国卫生、普法依法治理等工作,以创新、务实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政、务实的以工代赈干部队伍。在抓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认真完成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