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家乡:依托党建促产业发展,借扶贫东风奔小康
| 索 引 号 : 008283527/2015-00115 | 发布机构: 蒲家乡 | 成文日期: 2015-10-28 |
| 发布时间: 2015-10-28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
该乡以扶贫开发为契机,以建美好家园和实现全面小康为着力点,坚持“党建引领,产业主导,精准扶贫,强村富民”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党建产业示范带,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借扶贫东风助力实现全面小康。
抓机遇定规划,铺就富民路。从激发党组织作用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链两处着眼,紧紧依托园区发展规划,发挥核桃产业优势,打造党建产业示范带一处。结合精准扶贫,因地制宜为各村和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如发展腾椒、土鸡和生猪养殖、食用菌、黄羊等产业,同时在核桃林下套种磨芋,真正实现户户有增收的路子,人人有创业的时机。
抓班子带队伍,夯实战斗堡垒。在注重培养“能人”治村的同时,强化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借助远程教育平台,为村级领导班子开展政策理论、产业知识、科技知识集中充电,以“双培双带”、“一建两双三服务”和双向服务承诺等活动,把6名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把30余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显著提升。同时,确立了万亩核桃党建示范基地1个、30户党员创业示范户。以“支部+合作社+基地”为载体,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作用,以党建促产业连片规模化发展。
抓服务惠民生,激发创业活力。为了全面推进党建示范带建设,以扶贫攻坚为核心,该乡及时成立领导班子成员联村包点“1+2”产业帮扶机制,即“领导每人包抓一个产业协会,帮扶指导1-3户产业困难户,干部每人联系1-3户贫困户,使所有贫困户与干部都结成对子,每名干部都要分别为贫困户制定详细脱贫规划,共商发展大计,解决存在问题,自精准扶贫以来,为贫困户解决疑难问题8起,办实事5件。同时,认真落实上级惠民政策,如银行担保扶持、土地流转、产业发展中给予了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群众甩开膀子,大胆经营。截止目前,该乡党建示范带囊括了5个村,建成万亩核桃示范园区、成立了林风、乾坤、核桃3个专业合作社、蒲氏农场1个,建立1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引导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机遇定规划,铺就富民路。从激发党组织作用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链两处着眼,紧紧依托园区发展规划,发挥核桃产业优势,打造党建产业示范带一处。结合精准扶贫,因地制宜为各村和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如发展腾椒、土鸡和生猪养殖、食用菌、黄羊等产业,同时在核桃林下套种磨芋,真正实现户户有增收的路子,人人有创业的时机。
抓班子带队伍,夯实战斗堡垒。在注重培养“能人”治村的同时,强化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借助远程教育平台,为村级领导班子开展政策理论、产业知识、科技知识集中充电,以“双培双带”、“一建两双三服务”和双向服务承诺等活动,把6名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把30余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显著提升。同时,确立了万亩核桃党建示范基地1个、30户党员创业示范户。以“支部+合作社+基地”为载体,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作用,以党建促产业连片规模化发展。
抓服务惠民生,激发创业活力。为了全面推进党建示范带建设,以扶贫攻坚为核心,该乡及时成立领导班子成员联村包点“1+2”产业帮扶机制,即“领导每人包抓一个产业协会,帮扶指导1-3户产业困难户,干部每人联系1-3户贫困户,使所有贫困户与干部都结成对子,每名干部都要分别为贫困户制定详细脱贫规划,共商发展大计,解决存在问题,自精准扶贫以来,为贫困户解决疑难问题8起,办实事5件。同时,认真落实上级惠民政策,如银行担保扶持、土地流转、产业发展中给予了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群众甩开膀子,大胆经营。截止目前,该乡党建示范带囊括了5个村,建成万亩核桃示范园区、成立了林风、乾坤、核桃3个专业合作社、蒲氏农场1个,建立1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引导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