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1日 星期五 繁体 网站支持IPV6 新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朝天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朝天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 » 详情
朝天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朝天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
索 引 号 : 008462584/2015-00056 发布机构: 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成文日期: 2015-10-28
发布时间: 2015-10-28 发文字号: 广朝教科发[2015]25号 公文种类: 通知
有 效 性 : 有效 字体: [ ]
  广元市朝天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关于印发《朝天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片区学校会计统计室: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深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将《朝天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各中小学校将讨论情况于2015年12月底前报区教科局教育股,以便我们及时修改完善。并请各校结合实际建立一套系统科学、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附件:《朝天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试行)》

  广元市朝天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2015年4月21日

  广元市朝天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办公室 2015年4月21日 印

  附件:

  朝天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试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和部署,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以培养符合“四有”新人标准和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体要求;以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具有基本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新时期青少年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出发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

  根据我区教育发展规划,构建与朝天教育相匹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通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事、对己、对人的责任心和对国家、对社会的

  责任感;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自治和自理的能力,达到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标准:确立德育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意识,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耐挫能力,富有同情心,并乐于和善于与人合作。

  三、基本原则

  为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的基本精神,在德育过程中要大胆改革和创新,不断反思和总结,应遵行以下基本原则。

  (一)整合性原则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合校内与校外资源,并发挥其综合育人作用;要整合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功能;要整合德育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二)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独立和创造性的人。应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道德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实践性原则

  衡量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核心是道德行为,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事件的教育价值,积极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培养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四、工作策略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采取十分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组织管理育人、制度规范育人、班级气氛育人、环境影响育人、学科教学育人、

  活动参与育人、实践体验育人、对话疏导育人、同伴互动育人、自我感悟育人的作用。

  (一)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系。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完善管理体系,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因而,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德育队伍,保证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由教科局统一领导,教科局建立并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教科局局长和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教科局有关领导、干部、中小学校长为成员,建立和完善区教科局德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教科局各股室有关同志组成。各成员股室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检查和指导,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教育股、督导室、人事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和指导学校师生德育工作的培训、考核和评价;教研室是学校德育工作业务管理和研究机构,负责进行中小学德育管理研究、指导,并负责德育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和评审工作;其他股室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及联系片区负责相应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校党支部书记、主管德育工作的行政干部、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班主任、政治课教师等组成,并由校长和书记担任组长,负责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每学年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健全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认真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网络,明确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团队组织、年级组、教研组等各部门的职责;明确班主任、任课教师和职工的工作职责。建立并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确保落实。注重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与其它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在其它各项制度中应增加有关德育条款,以推动学校整体发展。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员育人。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并完善管理网络。

  (二)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学校德育工作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各级干部为主体,班主任为骨干,党、政、工、团紧密结合,建立齐抓共管,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一体化的德育管理工作体系,实行分层管理,纵向指挥的原则,按照隶属关系,建立校级(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四级管理系统,分级负责。

  1.德育领导小组:制定德育规划、确立德育工作特色、制定德育队伍整体综合水平提高的培训计划。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选聘好班主任。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和班主任队伍和法制副校长的配备、管理,指导班主任加强班集体管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负责做好优秀班主任,文明班集体、“三好学生”的评比工作;负责处理学生重大违纪事件;指导职能部门做好毕业生的思品鉴定和学生的政审工作;抓好校园常规管理;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同时指导团委、学生会、大队部开展工作。

  2.政教处:为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起草德育工作计划、总结,培养班主任队伍,对各班级和各班主任实施考核,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健康和一日常规等方面的系列教育,落实安排学生劳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处理学生违纪事件。强化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定期开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国主义教育、荣誉感教育,法制教育、榜样教育等活动。

  3.教务处(教导处):指导各教研组、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做好对各教研组教师德育工作的考核,确保德育课程、课时的实施。

  4.总务处:教育后勤工作人员,确立服务育人意识,热心为全校学生服务。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使职工做到以自己的形象去感化教育学生,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配合抓好校园常规管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

  5.团委、学生会、大队部:抓好团支部和少先队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正常开展团(队)的各项活动,提高团(队)员的思想素质,及时做好团(队)员的表彰、处分与处分后的跟踪管理工作;协助校党支部办好业余党校和少年团校,积极向党支部推荐优秀青年入党,向团支部推荐优秀队员入团;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自立能力,积极配合学校政教处做好校园的常规管理和《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核检查工作,配合班主任抓好班集体建设。

  6.工会:配合党政完善相关制度和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使每个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积极开展师生联谊活动,增强师生的感情。

  7.年级组:重点协调安排好本年级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掌握情况适时开好年级教师会,家长会,安排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学校做好本年级教师的思想工作,考核班集体工作。组织开展具有年级特色的德育工作,完成德育目标。

  8.教研组:指导教师在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定期举办研究课,强化教风、学风。

  9.班主任:除履行班主任职责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充分利用晨会课、班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

  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奋斗志向,教育学生遵守《中

  (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会公德、国家法纪等。

  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会同各科教师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各科学习成绩,重点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

  搞好班级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定期召开班委会,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富有特色的班集体。

  教育、指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支持、协助科任教师开展各学科的课外活动,互通情况,协调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协助学校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保护好视力,提高本班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率,降低发病率。阳光体育活动(确保早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眼保健操——删去)的正常开展。

  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成长记录,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联系本班学生家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家访,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当学生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有权出面维护直至起诉。

  10.学科教师:切实树立为学生的“服务”意识,倡导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试行)》、《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实施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和文件,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为学生做好表率。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六个热爱”(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校、爱教、爱生)、“五种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自律精神、奉献精神、园丁精神)、“三个增强”(增强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以德治校意识、增强敬业爱生意识、增强教书育人意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水平。

  (三)实施学校课程的全员德育和全过程德育

  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全部教学活动都是德育的实施过程。充分发挥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是落实全员德育和全过程德育的关键环节。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1.每位教师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抓住学生成长中的入学、升学、青春期、成人期等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幼儿要注重道德启蒙教育;对小学生要注重基本言行的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中小学生要注重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坐标;职业学校要注重以敬业、诚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做到全过程育人。充分体现课堂教学育人主体、德育为先的原则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向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因地制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美育、体育、科技、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

  4.强化环境育人功能。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精确定位校园文化。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做到净化、绿化和美化;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作用,体现制度的人文性和激励性;弘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培育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学校精神;抓好科室文化、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有诗、有画、有书、有乐”的诗意校园,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底蕴。广泛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学生搭建学习和锻炼的平台。

  (四)加快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进和建设

  加强对德育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开发资源,研究解决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课程之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按照国家颁布的德育课程标准,加强德育课程建设,鼓励学校立足校本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初、高中试行德育学分管理,总结推广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要重点抓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实施《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实施意见》,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研究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五、制度建设

  为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质效,各校必须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根据本制度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系统科学、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并细化、量化各项要求。

  六、考核与评估

  加强对德育的管理,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估制度,是保证和推动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各职能部门要注意加强调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德育方

  法与途径,同时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建立过程(平时)考核与终结(期中或期末)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考核的考核评估机制,努力使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针对当前我区德育工作实际情况,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抓计划的制定

  学校及学校各部门要结合学校工作要求,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坚持德育首位,明确德育工作内容,寓德育于管理、教学、服务之中,并指导制定具体的德育活动计划。

  (二)抓计划的实施

  学校根据各部门制定的德育内容,按月制定德育活动安排表,并纳入学校月工作计划,每月公布,在全校执行,各部门要认真抓好月计划的落实,确保活动按时按质进行。

  (三)抓工作的检查

  学校政教处(教导处)、团委、大队部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检查与评比,实行量化管理,要把每日常规检查与临时抽查结合起来,常规检查由值日干部和老师进行检查,逐日公布检查结果。政教处、团委、大队部,要不定期对班级管理、班(队)会、团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常规教育、宿舍管理等进行抽查,按时评奖,促进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抓工作总结

  为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每学期学校与学校各部门、班级要进行德育工作专题总结。每学年进行一次德育工作成果汇报会,交流德育工作经验。

  (五)抓评比表彰

  要进一步完善各种岗位职责和评比办法,明确德育内容和要求,加强对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指导、管理和督查,增强评比工作的透明度。要做好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考核工作,要引入竞争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与各个部门的整体工作评估结合起来。

  区教科局每年将开展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选与表彰,以此调动学校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促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主办: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8120013    蜀ICP备12028058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1202000001号
电话:0839-8622290    举报邮箱:mashangban@gyct.gov.cn   
举报电话:0839-8621118   信函邮寄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大中坝行政中心5楼533室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