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朝天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2015年市下文化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索 引 号 : 451276735/2016-00079 | 发布机构: 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成文日期: 2016-09-26 |
发布时间: 2016-09-26 | 发文字号: 广朝文广新[2016]1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市文广新局:
2015年,朝天区文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强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文学艺术不断繁荣,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文化市场管理安全有序,文化发展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现将2015年度市下文化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5年度全区文化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目标总分:100分;自查得分:102.2分)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分:25分;自查得分:25.8分)
1.严格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总体规划,研究制定落实了国家、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的实施方案。(总分:4分;自查得分4分)
2.全面完成文化民生工程任务。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免费开放较好,年接待群众23000余人次。区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公众WiFi。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14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有人管理,按时开放。严格按照公益电影放映要求,成立放映小组定时、定点、定量进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全年共放映公益电影2768场次,超额完成任务200场。(总分:4分;自查得分:4.3分 )
3.按照《四川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实施规划(2013-2015)》要求,精心组织,细化措施,全面完成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任务。(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4. 整合资源,在朝天城区、中子、曾家、鱼洞场镇新建“留守儿童文化之家”5个,完成中子康康医疗、大巴口社区、朝天城区、羊木社区、中子社区5个 “农民工文化驿站”。大力推进文化院坝建设,建成蒲家乡元西村、朝天镇楼房村、曾家镇太平村、沙河镇望云村等22个村(社区)文化院坝,覆盖率达10.3%。(总分:4分;自查得分:4.1分)
5.完成150个自然村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建设任务,新增本地节目用户3108户。完成 21个乡镇42个行政村6860户“直播卫星户户通”建设任务,解决边远乡村近3万群众收看电视难问题。(总分:4分;自查得分:4.4分)
6.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完成曾家镇太平村、中柏村,朝天镇楼房村、双河村、吴坝村,沙河镇南华村、望云村,宣河乡龙门村、青林乡清凉村以及中子社区等10个标准化、示范性农家(社区)书屋。(总分:3分;自查得分:3分)
7.推进全民阅读,全面优化公共阅读服务。区图书馆硬件建设升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朝天支中心平台完成改造建设。完成6个社区书屋建设,214个行政村都建有农家书屋,书籍齐全,管理规范。探索图书室共建,建设明月峡、雪溪洞、曾家山、水磨沟景区书吧,与拘留所、派出所、老年体协、区人社局等部门联建机关图书室。大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积极打造“书香社区”、“书香机关”。利用4.23世界读书日、元旦、元宵节等节庆,发挥好“流动图书车”作用,深入基层开展图书赠阅、借阅活动。朝天读书氛围日渐浓厚。(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二)繁荣文学艺术(总分:25分;自查得分:25.8分)
1.积极开展“中国梦”、“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丽广元,幸福家园”等主题活动,精心创编了《妹打核桃哥帮忙》《八女投江》《晒幸福》《家畜争宠》《放歌朝天》《清溪沟壑》等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朝天电视台创作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共享健康幸福人生”“为了明天 请节约资源”等6件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创作力度,创作《芮明光的“养老基金会”》《能文能武的调解员》《杨玉环生死之谜》等13部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其中《“烂尾”之痛 谁来买单》《坚守》两部作品获省政府提名奖。(总分:10分;自查得分:10分)
2.全面配合市级主管部门完成创建“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工作。(总分:2分;自查得分:2分)
3.积极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赛事、展览、节庆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组织参加全国健身秧歌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选送舞蹈《八女投江》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节目展演;排练小品《汇报》入选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四川省第十五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小品演员获优秀演员奖;选送方言小品《家畜争宠》参加由省文化馆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第三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获三等奖、优秀组织奖;选送歌曲《妹打核桃哥帮忙》参加由省文化馆主办的“四川省第二届天籁之音·石海之约民歌大赛”获优秀奖;选送音乐快板作品《晒幸福》参加广元市女儿节《向幸福出发—寻找最美家庭》文艺晚会;积极参加广元市音乐家协会汇报演出;参加全市第三届广场舞大赛获得二等奖。(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4.立足基层群众需求,常年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全年组织政府购买公益性文化活动和送文化下乡共计96场,其中乡镇38场,景区19场,学校15场,企业7场,居民安置点17场。加强与中小学校沟通交流,大力开展送文化体育活动进校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总分:8分;自查得分:8.8分)
5.川陕省际文化交流常态化,品牌化。依托独特区位优势,我区从2012年开始,连续四年与邻近省份陕西省、宁强县开展文艺演出、非遗展演、书画展出交流、摄影展出交流等多门类的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朝天文化区域影响力。
(三)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建设(总分:10分;自查得分:10分)
1.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工作。完成馆藏文物实物拍照、测量、数据收集、编码、登录、校验审核和上传任务,登录不可移动文物82件,已通过省三普办初审。(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2.配合完成蜀道申遗阶段性工作。协助省考古研究院对蜀道朝天段29个文物保护单位(点),进行实地调查,为蜀道申遗工作收集了详实的文字、影像资料。(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3.完成朝天经济开发区等项目的地面文物的实地调查核实工作。划定了朝天区地下埋藏文物重点区域,并先于项目建设,对项目涉及区域地面文物严格调查,保护好辖区文物。(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4.配合完成区域内历史文化村镇、街区、古村落、历史乡土建筑的核查工作,将复兴村、四坪村申报为省级传统文化村落,石英村、石板村申报为国家级传统文化村落。(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5.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一是扎实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发掘和整理了一批文艺瑰宝,进一步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二是建好麻柳刺绣传习所,组建麻柳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传承麻柳刺绣奠定基础。三是做好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升级申报工作,将胡永蓉、张菊花申报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四是做好麻柳刺绣进景区展示工作。在明月峡核心景区,建设集陈列展示、销售为一体的麻柳刺绣展示馆,让更多的游客了解麻柳刺绣。五是做好非遗进校园,培养小继承人。协调麻柳、鱼洞、李家、羊木等学校,配送乡土教材,开设刺绣、锣鼓、舞狮、土陶等课程,引导学生关注非遗,培养后备人才。全年非遗工作得到市局认可,被推荐为全省非遗工作先进集体。(总分:2分;自查得分:2分)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总分:25分;自查得分:25.5分)
1.据统计, 2014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53家,2015年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60家,8月新注册法人单位1家,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同比增长超15%。目前,朝天区文化产业增加值8606万元,占GDP比重2.64%,文化产业从业人员708人,列居全市县区第二。(总分:5分;自查得分:5.5分)
2.结合行业地区要求,编制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十三五”规划和文化扶贫“十三五”专项规划。及时更新文化产业项目库并纳入“十三五”规划。(总分:1分;得分:1分)
3.引进注册广元市栈道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当年投入资金500万元进行产品原材料收购及加工,以此推进示范园区建设。(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4.帮助广元麻柳刺绣有限公司申报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5.全面完成市下文化建设固投任务1000万元。向上争取到位项目及专项补助资金1675.9万元,超额完成645.9万元。新储备500万元以上项目3个。新签约招商项目3个,签约资金5500万元。(总分4分;自查得分:4分)
6.文旅融合有特色、有影响。一是全面实施“景区书吧”建设。在明月峡、雪溪洞、曾家山、水磨沟建成4个大型景区书吧,配套图书、书架、报架、电脑等,具备多方面的文化服务功能。二是全面实施文艺进景区。通过区文化馆送文化活动及政府购买服务,全年在景区举行各类文化活动80余场次。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醉美朝天”景区主题文艺演出影响大,社会效益好。三是支持帮助广元市栈道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开发麻柳刺绣和珊瑚玉旅游商品2个,产品地方特色鲜明。(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1.严格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文化市场安全洁净,市场平安;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突出抓好净网、清源、秋风、固边和护苗五个专项行动,重点做好网吧整治,规范娱乐市场秩序。全年,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027人次,检查印刷厂172家次、音像书店292家次,立案查处违规经营网吧5家,规范书刊零售店1家,收缴非法出版物183余册(盒),取缔地摊2家。(总分:3分;自查得分:3分)
2.强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制度,安全播出“零”事故。严密排查,加强无线和有线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监管,规范新媒体发展秩序,对非法地卫设施进行严格整治。全年开展广播电视专项整治活动4次。(总分:2分;自查得分2分)
(六)健全文化发展保障机制(总分:5分;自查得分: 5.1分)
1.严格落实文化建设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今年,我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为18.71%,文化经费投入增长比例为48%,超额完成29.29%。(总分:1分;自查得分:1.1分)
2.制定印发《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制度》。联合财政局出台制定《广元市朝天区农村文化建设五项经费管理办法(暂行)》《广元市朝天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免费开放资金管理与使用办法(暂行)》。各类文化建设补助资金专款专用。(总分:2分;自查得分:2分)
3.按照要求,建立文化建设各类专项资金台帐,设立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库,保障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4.严格落实中宣部关于基层文化加强年的有关要求,执行基层文化单位专职干部管理规定,按规定配齐乡镇文化专干,目前,我区各乡镇均配备有1名以上专职或兼职文化干部。(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切实将文化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根据深化改革时间表、线路图完成文化改革任务。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地域特色。创新实施农村文化“五小细胞建设”及“文化五进”。实施“三同步建设”,即景区建设、新村建设、园区建设与文化同步建设。一是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健全,不缺项。创新实施农村文化“五小细胞建设”,即: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看、书报人人读、广场活动天天有。区级“三馆”建设在三区中走在前列,同时,率先启动建设朝天区文化规划展览馆。二是全面实施文化“五进”。即文化进景区、进新村、进园区、进校园、进机关。体系建设延伸到更多行业,兼顾到各类人群。近年来,服务网络不断向景区、农村、学校、企业延伸,服务到游客、工人、农村群众、学生及其他特殊群体人员。三是建新村走廊,成文化长廊。在5条百里新农村走廊上,建设文化体育场馆,配齐配强文化体育设施,形成了5条文化长廊,其中108沿线文化长廊最具代表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力有效,被推荐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一是全面建成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收录辖区内非遗项目60余项,相关资料12万多字,图片500余张;二是努力壮大非遗族群。我区先后调查整理了80余个“非遗”线索资料,建立了11个区级“非遗”名录,命名了46个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公布了第三批区级非遗,共5大门类9个项目。三是推进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麻柳刺绣传习所,完成麻柳刺绣进景区建设,成立麻柳刺绣合作社进行生产性保护。四是推进非遗项目进校园,加强非遗对外交流。
(三)“有线+无线+直播卫星”构建完善的广播电视服务体系。一是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投资450万元架设光纤主干线130公里,新增光纤联网5个乡镇,有线广电网络实现了25个乡镇全覆盖。二是本地电视节目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新建4座高山基站,边远山区实现无线数字信号全覆盖,“有线+无线”的方式,实现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行政村全覆盖。三是广播信号全覆盖,应急广播进农村。全区有线通村率60%,其余40%的村利用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传输广播信号,实现了应急广播信号全覆盖。四是依托社会服务,项目补助,直播卫星优质通、长期通。在城区设有村村通运行维护中心,在乡镇采取分片集中的方式,建立5个村村通运行服务网点,采取向用户有偿“收一点”,村村通项目经费“补一点”的方式,较好解决全区27000余户直播星用户的维护问题。
(四)“大屏+小屏”,朝天电视台与新媒体融合。今年,朝天电视台加快媒介融合,依托新媒体拓展宣传面,开通了“朝天资讯”微信平台,将《朝天新闻》免费推送到手机终端,第一时间发布朝天最新动态、风土人情、旅游文化等相关信息,有效缓解传统媒体影响力下滑问题。
(五)管疏结合,文化市场暑期集中整治有特色。暑期前,发挥文管办作用,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学校,向学生发出“远离网吧 轻松暑假”的倡议,发动区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推介暑期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走出网吧,迈向健康生活。通过管疏结合,有效破解文化市场监管难题。
特此报告
2015年,朝天区文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强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文学艺术不断繁荣,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文化市场管理安全有序,文化发展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现将2015年度市下文化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5年度全区文化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目标总分:100分;自查得分:102.2分)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分:25分;自查得分:25.8分)
1.严格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总体规划,研究制定落实了国家、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的实施方案。(总分:4分;自查得分4分)
2.全面完成文化民生工程任务。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免费开放较好,年接待群众23000余人次。区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公众WiFi。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14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有人管理,按时开放。严格按照公益电影放映要求,成立放映小组定时、定点、定量进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全年共放映公益电影2768场次,超额完成任务200场。(总分:4分;自查得分:4.3分 )
3.按照《四川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实施规划(2013-2015)》要求,精心组织,细化措施,全面完成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任务。(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4. 整合资源,在朝天城区、中子、曾家、鱼洞场镇新建“留守儿童文化之家”5个,完成中子康康医疗、大巴口社区、朝天城区、羊木社区、中子社区5个 “农民工文化驿站”。大力推进文化院坝建设,建成蒲家乡元西村、朝天镇楼房村、曾家镇太平村、沙河镇望云村等22个村(社区)文化院坝,覆盖率达10.3%。(总分:4分;自查得分:4.1分)
5.完成150个自然村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建设任务,新增本地节目用户3108户。完成 21个乡镇42个行政村6860户“直播卫星户户通”建设任务,解决边远乡村近3万群众收看电视难问题。(总分:4分;自查得分:4.4分)
6.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完成曾家镇太平村、中柏村,朝天镇楼房村、双河村、吴坝村,沙河镇南华村、望云村,宣河乡龙门村、青林乡清凉村以及中子社区等10个标准化、示范性农家(社区)书屋。(总分:3分;自查得分:3分)
7.推进全民阅读,全面优化公共阅读服务。区图书馆硬件建设升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朝天支中心平台完成改造建设。完成6个社区书屋建设,214个行政村都建有农家书屋,书籍齐全,管理规范。探索图书室共建,建设明月峡、雪溪洞、曾家山、水磨沟景区书吧,与拘留所、派出所、老年体协、区人社局等部门联建机关图书室。大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积极打造“书香社区”、“书香机关”。利用4.23世界读书日、元旦、元宵节等节庆,发挥好“流动图书车”作用,深入基层开展图书赠阅、借阅活动。朝天读书氛围日渐浓厚。(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二)繁荣文学艺术(总分:25分;自查得分:25.8分)
1.积极开展“中国梦”、“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丽广元,幸福家园”等主题活动,精心创编了《妹打核桃哥帮忙》《八女投江》《晒幸福》《家畜争宠》《放歌朝天》《清溪沟壑》等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朝天电视台创作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共享健康幸福人生”“为了明天 请节约资源”等6件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创作力度,创作《芮明光的“养老基金会”》《能文能武的调解员》《杨玉环生死之谜》等13部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其中《“烂尾”之痛 谁来买单》《坚守》两部作品获省政府提名奖。(总分:10分;自查得分:10分)
2.全面配合市级主管部门完成创建“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工作。(总分:2分;自查得分:2分)
3.积极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赛事、展览、节庆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组织参加全国健身秧歌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选送舞蹈《八女投江》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节目展演;排练小品《汇报》入选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四川省第十五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小品演员获优秀演员奖;选送方言小品《家畜争宠》参加由省文化馆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第三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获三等奖、优秀组织奖;选送歌曲《妹打核桃哥帮忙》参加由省文化馆主办的“四川省第二届天籁之音·石海之约民歌大赛”获优秀奖;选送音乐快板作品《晒幸福》参加广元市女儿节《向幸福出发—寻找最美家庭》文艺晚会;积极参加广元市音乐家协会汇报演出;参加全市第三届广场舞大赛获得二等奖。(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4.立足基层群众需求,常年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全年组织政府购买公益性文化活动和送文化下乡共计96场,其中乡镇38场,景区19场,学校15场,企业7场,居民安置点17场。加强与中小学校沟通交流,大力开展送文化体育活动进校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总分:8分;自查得分:8.8分)
5.川陕省际文化交流常态化,品牌化。依托独特区位优势,我区从2012年开始,连续四年与邻近省份陕西省、宁强县开展文艺演出、非遗展演、书画展出交流、摄影展出交流等多门类的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朝天文化区域影响力。
(三)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建设(总分:10分;自查得分:10分)
1.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工作。完成馆藏文物实物拍照、测量、数据收集、编码、登录、校验审核和上传任务,登录不可移动文物82件,已通过省三普办初审。(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2.配合完成蜀道申遗阶段性工作。协助省考古研究院对蜀道朝天段29个文物保护单位(点),进行实地调查,为蜀道申遗工作收集了详实的文字、影像资料。(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3.完成朝天经济开发区等项目的地面文物的实地调查核实工作。划定了朝天区地下埋藏文物重点区域,并先于项目建设,对项目涉及区域地面文物严格调查,保护好辖区文物。(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4.配合完成区域内历史文化村镇、街区、古村落、历史乡土建筑的核查工作,将复兴村、四坪村申报为省级传统文化村落,石英村、石板村申报为国家级传统文化村落。(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5.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一是扎实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发掘和整理了一批文艺瑰宝,进一步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二是建好麻柳刺绣传习所,组建麻柳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传承麻柳刺绣奠定基础。三是做好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升级申报工作,将胡永蓉、张菊花申报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四是做好麻柳刺绣进景区展示工作。在明月峡核心景区,建设集陈列展示、销售为一体的麻柳刺绣展示馆,让更多的游客了解麻柳刺绣。五是做好非遗进校园,培养小继承人。协调麻柳、鱼洞、李家、羊木等学校,配送乡土教材,开设刺绣、锣鼓、舞狮、土陶等课程,引导学生关注非遗,培养后备人才。全年非遗工作得到市局认可,被推荐为全省非遗工作先进集体。(总分:2分;自查得分:2分)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总分:25分;自查得分:25.5分)
1.据统计, 2014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53家,2015年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60家,8月新注册法人单位1家,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同比增长超15%。目前,朝天区文化产业增加值8606万元,占GDP比重2.64%,文化产业从业人员708人,列居全市县区第二。(总分:5分;自查得分:5.5分)
2.结合行业地区要求,编制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十三五”规划和文化扶贫“十三五”专项规划。及时更新文化产业项目库并纳入“十三五”规划。(总分:1分;得分:1分)
3.引进注册广元市栈道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当年投入资金500万元进行产品原材料收购及加工,以此推进示范园区建设。(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4.帮助广元麻柳刺绣有限公司申报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5.全面完成市下文化建设固投任务1000万元。向上争取到位项目及专项补助资金1675.9万元,超额完成645.9万元。新储备500万元以上项目3个。新签约招商项目3个,签约资金5500万元。(总分4分;自查得分:4分)
6.文旅融合有特色、有影响。一是全面实施“景区书吧”建设。在明月峡、雪溪洞、曾家山、水磨沟建成4个大型景区书吧,配套图书、书架、报架、电脑等,具备多方面的文化服务功能。二是全面实施文艺进景区。通过区文化馆送文化活动及政府购买服务,全年在景区举行各类文化活动80余场次。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醉美朝天”景区主题文艺演出影响大,社会效益好。三是支持帮助广元市栈道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开发麻柳刺绣和珊瑚玉旅游商品2个,产品地方特色鲜明。(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1.严格开展执法检查,确保文化市场安全洁净,市场平安;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突出抓好净网、清源、秋风、固边和护苗五个专项行动,重点做好网吧整治,规范娱乐市场秩序。全年,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027人次,检查印刷厂172家次、音像书店292家次,立案查处违规经营网吧5家,规范书刊零售店1家,收缴非法出版物183余册(盒),取缔地摊2家。(总分:3分;自查得分:3分)
2.强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制度,安全播出“零”事故。严密排查,加强无线和有线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监管,规范新媒体发展秩序,对非法地卫设施进行严格整治。全年开展广播电视专项整治活动4次。(总分:2分;自查得分2分)
(六)健全文化发展保障机制(总分:5分;自查得分: 5.1分)
1.严格落实文化建设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今年,我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为18.71%,文化经费投入增长比例为48%,超额完成29.29%。(总分:1分;自查得分:1.1分)
2.制定印发《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制度》。联合财政局出台制定《广元市朝天区农村文化建设五项经费管理办法(暂行)》《广元市朝天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免费开放资金管理与使用办法(暂行)》。各类文化建设补助资金专款专用。(总分:2分;自查得分:2分)
3.按照要求,建立文化建设各类专项资金台帐,设立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库,保障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4.严格落实中宣部关于基层文化加强年的有关要求,执行基层文化单位专职干部管理规定,按规定配齐乡镇文化专干,目前,我区各乡镇均配备有1名以上专职或兼职文化干部。(总分1分;自查得分:1分)
(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总分:5分;自查得分:5分)
切实将文化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根据深化改革时间表、线路图完成文化改革任务。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地域特色。创新实施农村文化“五小细胞建设”及“文化五进”。实施“三同步建设”,即景区建设、新村建设、园区建设与文化同步建设。一是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健全,不缺项。创新实施农村文化“五小细胞建设”,即: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看、书报人人读、广场活动天天有。区级“三馆”建设在三区中走在前列,同时,率先启动建设朝天区文化规划展览馆。二是全面实施文化“五进”。即文化进景区、进新村、进园区、进校园、进机关。体系建设延伸到更多行业,兼顾到各类人群。近年来,服务网络不断向景区、农村、学校、企业延伸,服务到游客、工人、农村群众、学生及其他特殊群体人员。三是建新村走廊,成文化长廊。在5条百里新农村走廊上,建设文化体育场馆,配齐配强文化体育设施,形成了5条文化长廊,其中108沿线文化长廊最具代表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力有效,被推荐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一是全面建成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收录辖区内非遗项目60余项,相关资料12万多字,图片500余张;二是努力壮大非遗族群。我区先后调查整理了80余个“非遗”线索资料,建立了11个区级“非遗”名录,命名了46个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公布了第三批区级非遗,共5大门类9个项目。三是推进非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麻柳刺绣传习所,完成麻柳刺绣进景区建设,成立麻柳刺绣合作社进行生产性保护。四是推进非遗项目进校园,加强非遗对外交流。
(三)“有线+无线+直播卫星”构建完善的广播电视服务体系。一是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投资450万元架设光纤主干线130公里,新增光纤联网5个乡镇,有线广电网络实现了25个乡镇全覆盖。二是本地电视节目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新建4座高山基站,边远山区实现无线数字信号全覆盖,“有线+无线”的方式,实现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行政村全覆盖。三是广播信号全覆盖,应急广播进农村。全区有线通村率60%,其余40%的村利用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系统传输广播信号,实现了应急广播信号全覆盖。四是依托社会服务,项目补助,直播卫星优质通、长期通。在城区设有村村通运行维护中心,在乡镇采取分片集中的方式,建立5个村村通运行服务网点,采取向用户有偿“收一点”,村村通项目经费“补一点”的方式,较好解决全区27000余户直播星用户的维护问题。
(四)“大屏+小屏”,朝天电视台与新媒体融合。今年,朝天电视台加快媒介融合,依托新媒体拓展宣传面,开通了“朝天资讯”微信平台,将《朝天新闻》免费推送到手机终端,第一时间发布朝天最新动态、风土人情、旅游文化等相关信息,有效缓解传统媒体影响力下滑问题。
(五)管疏结合,文化市场暑期集中整治有特色。暑期前,发挥文管办作用,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学校,向学生发出“远离网吧 轻松暑假”的倡议,发动区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推介暑期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走出网吧,迈向健康生活。通过管疏结合,有效破解文化市场监管难题。
特此报告
广元市朝天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6年1月4日
2016年1月4日
广元市朝天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 2016年1月4日印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