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索 引 号 : 008463528/2016-00099 | 发布机构: 区农业局 | 成文日期: 2016-11-09 |
发布时间: 2016-11-09 | 发文字号: 广朝农发[2016]34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广元市朝天区农业局
关于切实做好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局内相关股室(单位):
5月以来,我区降雨偏多,雨后高温气候频繁,空气湿度大,极易发生马铃薯晚疫病。为切实抓好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把病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障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现就做好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重大流行性病害,极具毁灭性,凡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受害马铃薯提前枯死,直接减产20%—40%,严重的损失可达60%以上。目前,正是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从保障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高度,充分认识其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马铃薯重点乡镇要安排专门技术人员,明确工作职责,搞好宣传发动和调查测报工作,做到认识到位、技术到位、工作到位,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指导,扩大知晓范围
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结合生产实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民安全用药,科学防治;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途径发布病情信息,大力宣传普及科学防治技术,扩大知晓覆盖面;要组织群众开展马铃薯晚疫病普防工作,有效控制晚疫病流行危害。
三、加强病虫监测,科学分析疫情
马铃薯晚疫病是典型的流行性病害。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切实加强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病虫害监测工作,明确专人,定时、定点监测,并加强面上调查,准确掌握不同区域病害发生发展动态;严格执行“周报”制度,科学分析发生趋势,及时发布病害情报,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要及时上报,以便制定应对措施。
四、落实防控措施,注重防治效果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宜早不宜晚,实践证明,在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药控制中心病株是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关键措施。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早防早治,多次防治”的原则,充分发挥专合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并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防治建议:
1、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的抗病性,在未发病前喷施保护性药剂一次,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立即清除或烧毁。
2、施药防治应依据气象条件确定喷药次数,喷药间隔时间为7-10天,施药后遇雨天,应重施。
3、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4、药剂防治:采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00g/亩,或68.75%银法利60-75毫升/亩,或氟菌·霜霉威悬浮剂4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施。
五、增强物资筹备,强化市场监管
局内相关股室(单位)要随时掌握农资市场供求信息和药械储备情况,及时购置调运防治农药、器械,积极开展送药械下乡活动,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在防治过程中,要积极引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新型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防治成本。要进一步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的违法行为,净化农药市场,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维护农民利益,确保防治效果。
特此通知
广元市朝天区农业局
2016年5月16日
关于切实做好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局内相关股室(单位):
5月以来,我区降雨偏多,雨后高温气候频繁,空气湿度大,极易发生马铃薯晚疫病。为切实抓好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把病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障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现就做好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重大流行性病害,极具毁灭性,凡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受害马铃薯提前枯死,直接减产20%—40%,严重的损失可达60%以上。目前,正是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从保障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高度,充分认识其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马铃薯重点乡镇要安排专门技术人员,明确工作职责,搞好宣传发动和调查测报工作,做到认识到位、技术到位、工作到位,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指导,扩大知晓范围
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结合生产实际,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民安全用药,科学防治;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途径发布病情信息,大力宣传普及科学防治技术,扩大知晓覆盖面;要组织群众开展马铃薯晚疫病普防工作,有效控制晚疫病流行危害。
三、加强病虫监测,科学分析疫情
马铃薯晚疫病是典型的流行性病害。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切实加强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病虫害监测工作,明确专人,定时、定点监测,并加强面上调查,准确掌握不同区域病害发生发展动态;严格执行“周报”制度,科学分析发生趋势,及时发布病害情报,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要及时上报,以便制定应对措施。
四、落实防控措施,注重防治效果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宜早不宜晚,实践证明,在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药控制中心病株是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关键措施。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早防早治,多次防治”的原则,充分发挥专合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并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防治建议:
1、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的抗病性,在未发病前喷施保护性药剂一次,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立即清除或烧毁。
2、施药防治应依据气象条件确定喷药次数,喷药间隔时间为7-10天,施药后遇雨天,应重施。
3、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4、药剂防治:采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00g/亩,或68.75%银法利60-75毫升/亩,或氟菌·霜霉威悬浮剂4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施。
五、增强物资筹备,强化市场监管
局内相关股室(单位)要随时掌握农资市场供求信息和药械储备情况,及时购置调运防治农药、器械,积极开展送药械下乡活动,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在防治过程中,要积极引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新型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防治成本。要进一步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的违法行为,净化农药市场,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维护农民利益,确保防治效果。
特此通知
广元市朝天区农业局
2016年5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