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河乡:“1+5”党建扶贫新机制助力脱贫攻坚
索 引 号 : 008463640/2017-00039 | 发布机构: 宣河乡 | 成文日期: 2017-06-21 |
发布时间: 2017-06-21 | 发文字号: | 公文种类: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字体: [ 大 中 小 ] |
宣河乡:“1+5”党建扶贫新机制助力脱贫攻坚
为推动“如期脱贫,如期小康,建成全区党建引领发展示范乡镇”目标早日实现,宣河乡深入实施党建扶贫“1+5”攻坚行动。
实施“支部+驻村工作队+贫困户”扶贫工程。以村支部为“龙头”,全面落实第一书记工作职责,调动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制定工作清单,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400余份,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
实施“支部+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扶贫工程。村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引导贫困户主动与企业对接,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鼓励贫困户建立特色种养殖产业小庭园。目前,已成功引进和培育兰明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红梁村生态种养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家,发展了付丕军等党员示范户8户,返乡创业青年毛华生等创业带头人4人,培育白钟村毛华生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个,共带动全乡1500余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
实施“支部+党员+贫困户”扶贫工程。实行“1+1”党员帮联和“四书一单”党员帮联制度,建立了党员联系台账,加强对贫困户的政策宣传和引导,为贫困户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帮助、政策宣传等支持。目前,全乡党员共结对帮联330户,发放告知书330份,签定责任书、承诺书、结对书330份,制定党员帮联责任清单330份,实现党员与贫困户的全覆盖。
实施“支部+项目+贫困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村务公开,规范村两委班子决策管理程序,加强党群互动交流,切实履行项目建设主体责任,积极推动场镇污水处理站、土地整理项目、竹坝土豆基地、清泉农业综合开发、灵芝种植育种基地、水磨河生态康养度假基地、天垄农业综合开发等18个项目建设落地实施。
实施“支部+夜校+贫困户”扶贫工程。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平台,整合师资力量,每月至少开办两期以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术、典型讲经验、群众讲感受为主要形式,以法治宣讲、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头脑风暴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注重提高思想觉悟、科学素质、法律意识和实用技能,增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感恩意识和致富本领,目前已举办培训93期,培训1200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